首页> 中文学位 >霍加特的“新大众艺术”理论
【6h】

霍加特的“新大众艺术”理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霍加特视域中的新大众艺术

1.1 辨析“新大众艺术”

1.1.1 何谓“大众”、“艺术”与“大众艺术”

1.1.2 解读“新大众艺术”之“新”

1.1.3“新大众艺术”:时代性、矛盾性与前瞻性

1.2 新大众艺术的营销手段与叙事方式

1.2.1 新大众艺术的营销手段

1.2.2 新大众艺术的叙事方式

1.2.3 叙事方式:抑或一种隐性的营销手段

1.3 偶像与受众:新大众艺术王国的一种群体关系

1.3.1“小男人”与着迷的女性

1.3.2“行为怪癖的英雄”与普通民众

1.3.3 制作人与受众

第二章 新大众艺术的多维影响

2.1 艺术文化之维

2.1.1 新大众艺术对艺术的影响

2.1.2 新大众艺术对文化的影响

2.1.3 新大众艺术对艺术和文化的重写

2.2 民众之维

2.2.1 艺术品味多样化与整体品味庸俗化

2.2.2 民主意识的强化与平等主义的泛滥

2.2.3 制造了更多“成功契机”

2.3 社会之维

2.3.1 无限制的自由与享乐主义

2.3.2 无阶级的假象与严峻社会矛盾

2.3.3 逐利的制作人与培训机构

第三章 霍加特的理论贡献与不足

3.1 新大众艺术理论:通俗文化理论的一种新路径

3.1.1 言说了更多艺术类型

3.1.2 凸显工人阶级文化诉求与症候

3.1.3 反思通识教育与提倡教育改革

3.2 霍加特与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

3.2.1 确立学派研究的范围、对象和目的

3.2.2 选择、支持和理解霍尔

3.2.3 启发了学派其后的研究路径

3.3 霍加特理论的不足

3.3.1 文本缺乏体系性

3.3.2 两种评价体系与其含混效果

3.3.3 选择性忽视某些对象之间的关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梦莹;

  •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进书;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I0J5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