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价编码框架的建构及应用――基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分析的视角
【6h】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价编码框架的建构及应用――基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分析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1.1.2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1.3学校信息化教学已进入智慧教学阶段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内涵

2.1.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概念及结构研究

2.1.2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概念及结构研究

2.2 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理论及监测

2.2.1 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理论

2.2.2 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

2.3 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价研究现状

2.4 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第3章研究设计

3.1研究目的

3.2研究内容

3.3研究思路

3.4 研究方法

3.4.1文献研究法

3.4.2 内容分析方法

3.4.3 案例研究法

3.4.4 视频分析法

3.4.5 德尔菲法

3.4.6 问卷调查法

第4章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价编码框架的建构

4.1 编码框架确立的理论基础

4.1.1拉斯韦尔传播学5W理论

4.1.2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理论

4.1.3媒体教学理论

4.2 编码框架的建构过程

4.2.1对教学视频进行开放性编码

4.2.2聚焦编码

4.3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价编码框架的初步建构

4.4 编码框架的修订

4.4.1专家访谈法

4.4.2可信度检验

4.4.3问卷调查法

4.5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价编码框架的确立

第5章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编码分析及讨论

5.1 研究对象的筛选

5.1.1 部级优课基本情况分析

5.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5.2 数据采样与编码

5.2.1 课例编码基本信息

5.2.2 课例编码基础数据

5.3 编码数据分析

5.3.1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使用主体分析

5.3.2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媒体类型分析

5.3.3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媒体作用分析

5.3.4师生运用的信息化教学工具效果分析

5.4数据讨论与结论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价编码框架选项明确度问卷调查

附录C视频课例媒体-教学活动记录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