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6h】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必要性说明

1.2.1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说明

1.2.2研究范围的界定

1.2.3研究必要性

1.3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第二章养老保险制度的沿革

2.1养老保险制度收付模式

2.2中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

2.2.1计划经济规划阶段

2.2.2改革开放的恢复与探索阶段

2.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阶段"

第三章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现状及其预测

3.1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现状

3.1.1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缺口日益扩大

3.1.2制度内赡养率持续提高

3.2养老基金收支预测

3.2.1模型构建

3.2.2模型计算结果

3.3结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未来2035年将出现收支赤字

第四章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

4.1养老基金来源不足

4.1.1依靠国有企业来筹集更多养老基金的潜力有限

4.1.2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程度低影响了养老基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4.1.3参保主体的不稳定对养老基金来源的稳定性构成了威胁

4.1.4基金征缴管理困难

4.2养老保险费基(工资)管理不规范

4.3现行退休政策缺陷

4.4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4.5养老保险转制成本难以转化

4.6养老基金管理缺乏科学性

4.7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收益低

第五章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应对策略的探索

5.1解决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问题的必要性

5.1.1实现资金的平衡是养老基金制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5.1.2提高养老基金支付能力是养老基金制度长效运营的关键

5.2缓解养老基金收支失衡问题的具体途径

5.2.1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增加基金收入

5.2.2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减少基金支出

5.2.3加快改革工资制度,增加基金收入

5.2.4逐渐消化转制成本,保证基金支付

5.2.5加紧做实个人账户

5.2.6规范养老基金的监管

5.2.7积极有效的投资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六章结论与不足

谢辞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1

展开▼

摘要

基本养老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人们最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制度,这种模式在理论上能克服现收现付制无法应付的人口老龄化和完全积累制没有再分配功能的缺陷,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但中国近年的实践没能证明这种优越性,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支付危机。因而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通过对近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数据的分析,指出影响基金收支失衡的因素,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弥补收支缺口的应对措施。 本文以解决基本养老基金收支缺口问题为中心,分析养老保险基金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收不抵支问题现状,剖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养老基金来源不足、养老保险费基(工资)管理不规范、现行退休政策缺陷、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养老保险转制成本高、养老金管理缺乏科学性、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收益低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养老基金制度实情,提出一系列从制度上根本解决缺口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增加基金收入;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减少基金支出;加快改革工资制度,增加基金收入;做实个人账户;逐渐消化转制成本,保证基金支付;规范养老基金的管理;多元化投资以确保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