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生活品质的审美之维研究
【6h】

城市生活品质的审美之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城市生活品质的审美内涵

(一)关于“生活品质之城”——杭州

1.城市生活品质研究

2.何谓生活品质

3.“生活品质之城”的提出

(二)选题依据

1.立足于以人为本

2.立足于生存美学理论

3.立意于当代城市建设

(三)审美之维的内涵

1.生活品味

2.生活风格

3.生活情趣

二、城市生活品质在杭州的审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生活

(二)城市功能的审美转变

1.城市的基本功能

2.城市的审美功能及其特点

3.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缺乏

(三)审美生活限于有识之士与特权阶层

三、当代城市生活品质的审美要素及其价值

(一)大众审美活动,丰富城市生活

1.大众积极参与文化娱乐活动

2.大众漫步自然、文化、历史街区

(二)公共艺术,美化城市环境

1.建设生态杭城

2.建设文化杭城

3.城市艺术小品设计

(三)审美教育的公众化,提高生活品质

四、城市审美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一)客观的城市改造带来的硬伤

(二)主观的审美素养和审美生活实践缺失

(三)可能的对策

1.保护和发展杭城历史街区,为市民营造审美生活的文化氛围

2.保护杭城生态,同时注重景观设计

3.培养大众的审美素养,增强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附录:图片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生活品质之城”是杭州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品牌,本文结合中国城市生活品质的审美发展现状,并以杭州市为例来研究城市生活品质的审美之维。通过城市生活品质与城市生活质量的比较,发掘出城市生活品质应该具有的审美内涵:生活品质的审美内涵是人的生存感受和超越状态,前者体现了“生活品质”的情感性——是对生活品质的个体化体验以及对这种体验的情感表达,后者体现了“生活品质”的超越性,——是对日常生活的精神性超越,具有超凡脱俗的无功利性质,使生活超越平庸和世俗,提升生活品质。生活品质的审美内涵主要包括生活品味、生活风格、生活情趣三种内涵。生活品味是人们对生活的无穷玩味,是对生活的审美反思;生活风格是人的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或生活形式完美融合的生活过程;生活情趣是人们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体验。
   城市生活品质在中国的审美发展,以杭州市为例,蕴含着传统的审美精神,但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在中国传统城市中,城市的发展偏重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城市的审美建设匮乏,城市审美要素发展极其有限;城市的市民仅限于少数特权阶层,城市市民的审美素养不高,市民的审美生活通常不是在城市中,而是在山水田园诗意的大自然中,因此城市生活品质的审美发展极其缓慢而不完善。
   当代中国城市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的审美层面的发展,而对当代城市大众来说,审美生活不再是古代士人赋诗作画、近代学者、现代有“资本”的、少数“精英”人士的专有名词,而且是后现代大众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审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审美主体的身份、地位、权力、财产,任何一个具有审美情感和审美心态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审美生活。以杭州市为例,在日常生活中,杭州人自古至今,尤其懂得生活情趣,讲究生活品味,追求日常生活精致化,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都体现了生活品质的审美层面。
   城市生活品质的审美价值在于促进城市的审美建设,使人能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城市生活品质的审美建设不仅使人们居住的城市绿化环境得到美化和城市的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完善,而且更深层地促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从人的生存感受更高层的意义上来讲,在城市建设中需要融入审美的因素,因为当今人们已经感到审美成为衡量我们日常生活品质的中心标志。然而,城市生活品质的的审美建设在现实中也遇到很多挑战,主要是客观的城市改造带来的硬伤和个人主观的审美素养及其审美生活实践缺失,对此我们应采取一些可能的对策,促进城市的审美建设。因此,城市建设应该把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观点结合起来,把工程建设与景观设计的理念统一起来,使居住在城市中的能感觉到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市民应当培养自身的审美素养,增强主观幸福感,从而真正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