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探究
【6h】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1.教材方面

2.班级方面

(二)选题意义

(三)各界研究成果

(四)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向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向

1.心理的差异

2.学习方法的差异

3.教学内容的差异

4.教学模式的差异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座谈法

3.文献研究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初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2.教师座谈结果

3.学生座谈结果

(二)研究结果分析

1.学生心理因素

2.学生认知早晚因素

3.学生自学能力因素

4.学习方法因素

5.教学方法因素

6.课时量因素

四、教学策略

(一)遵循的教学原则

1.启发式教学原则

2.培养学生能力原则

3.循序渐进原则

(二)具体对策

1.学生心理的衔接

2.学习方法的衔接

3.教学内容的衔接

4.教学方法的衔接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

(三)研究的建议

1.对学生的建议

2.对教师的建议

3.其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展开▼

摘要

义务教育自推行以来,国民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高,文盲数量越来越少,同时随着国家计划生育国策的一贯执行,家长、社会越来越重视独生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物质条件的满足促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步增强,而文化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学习。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愈加重视,也使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大,虽然教育部提出为学生减负,课程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但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仍未发生根本变化,虽然早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之初已经取消了小升初的选拔性升学考试,但是选拔性的初中升学考试仍旧存在,导致初中的压力和小学的压力明显不同,继而受到认知年龄的影响,使学生在小升初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使学生的心理产生焦虑,最终给教师数学教学带来困难。
  而学生在六年级到初一的数学学习上出现的不适应特别明显,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很多学生按照小学学习的模式,课前根本不预习,预习未能抓住重点难点,听课不专心,不记笔记,思维打不开,被动听课现象比较普遍,效率低,加上初一课后作业多,课业压力大,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很多学生未能很好的进行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完成课后作业的学生少,自主性不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积极思考能动性差,逻辑归纳等方面表现出来也不太理想,基本上都是被动跟着老师学习,没有规划,缺乏持续性,创造性,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表现在学习成绩上,很多小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上述不适应,导致数学成绩直线下滑。
  为了解决学生小升初的不适应,为今后的数学教学顺利进行打下基础。本论文以六年级和初一学生心理的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教学内容差异以及教学模式的差异为切入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六年级与初一数学教师交流,六年级及初一学生座谈,本人亲自上课实践等方式,总结造成学生不能顺利从六年级过渡到初一数学学习的因素有学生心理因素、学生认知早晚因素、学生自学能力因素、学习方法因素、教学方法因素、课时量因素。为了减少甚至消除这些造成学生小升初数学学习不能顺利过渡的因素影响,六年级和初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遵循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在教学中重视并实施促进学生心理、学习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衔接的四大策略。
  该课题旨在使学生能更好的完成过渡衔接阶段的数学学习,顺利的从六年级过渡到初一,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师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