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的个案研究
【6h】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Motiv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2.1.1 Studies on Motiv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2.1.2 Related Studies in Chinese Context

2.2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2.2.1 Identity

2.2.2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2.2.3 Related Studies in Chinese Context

2.3 Research Gaps and Questions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Subjects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3.4 Research Procedure

3.5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3.5.1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3.5.2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Th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4.1.1 Motivation Types

4.1.2 Motivation Intensity

4.1.3 Self-identity

4.1.4 Influences of Students’ Demographic Features on Motivation

4.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Interview

4.2.1 Investment

4.2.2 Imagined Communit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ce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二语学习的社会化转向,对于语言学习和自我认同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的重心也从认知的视角慢慢转向了社会文化视角。在国内很少有研究涉及在大学阶段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动机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同经历的变化,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学生。但这批学生恰恰是上课积极性最难调动,英语水平不是很好,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所以本研究针对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3+2的学生进行学生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的研究,以期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本研究从认知和社会文化两个视角,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探究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的变化。本文借鉴了高一虹(2002)的“生产性双语现象”理论框架和对于学生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的问卷,调查了2013级187位护理3+2的同学,全面探讨和归纳了学生的各类学习动机和双语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同变化。该问卷基于Gardner&Lambert提出的社会教育模式,为充分归纳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可能。问卷还从自信,附加性、削减性、分裂性双语变化,结合高一虹本人提出的“生产性双语现象”以及作为参考的零变化这六个方面考量学习者在自我认同方面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对问卷中涉及到的学习者动机类型、动机强度、自我认同变化进行分析。对于在问卷中没法体现的学习者学习过程中自我认同的动态变化,采用访谈的方式,参照Norton(2000)对5名在加拿大学习英语的移民妇女的个案研究所采用的批判理论框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6位同学进行访谈,从投资和想象共同体的维度进一步揭示学生自我认同的变化。
  问卷和访谈的结果表明:1)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进入大学后受到教师的影响很大。大部分同学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个人发展,把英语视作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和高一虹教授提出的7种学习动机不同,高职高专学生还有一个社会认同的动机。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始学年龄对其动机类型、自我认同都有影响。2)学生自我认同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自信心的变化上,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后变得更加自信了。但是问卷和访谈都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表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有生产性双语现象。尽管如此,在后续的访谈中,有一部分学生有经历过附加性双语现象,但是不够明显和突出,学生也没有很强烈的意识到,所以在问卷中没有办法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显示。3)用投资和想象共同体的维度来理解学生的自我认同使我们能够把学生对于语言的投资分成物质性投资和象征性投资两类,在本研究的例子中,学生的对于语言的这两类投资分别期望收获友情和好的工作机会,也和他们的想象共同体有很大的关联。4)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契合学生的想象共同体和投资的不同类型,在课堂和课后采用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安排一定的见习环节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尽管本研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在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