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钠镁及其化合物”单元的教学为例
【6h】

“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钠镁及其化合物”单元的教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前言

1.“互联网+”时代学生的需要

2.应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教学的需要

3.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二)目的及意义

1.移动终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目的

2.移动终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准实验法进行定量分析

2.访谈法进行定性分析

二、移动终端应用于教学的文献综述

(一)移动终端简介

(二)国外移动终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国内移动终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移动终端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四、移动终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一)应用原则

1.实用性原则

2.学生为中心原则

3.终端设备的辅助性原则

1.课前以学定教优化学习者需求分析

2.课上优化学生的实时反馈

3.课后布置个性化学习任务

(三)移动终端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1.课上按需自主获取信息

2.课后自主学习中的交互与反馈

3.自主学习资源的选择

4.自主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

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的实践

(一)实践背景

(二)移动终端在金属钠的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三)移动终端在“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中的实践

六、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定量分析实验前后学生的成绩变化

2.学生完成作业用时与个性化作业数量的统计

3.对教师批改作业所用时间的统计

4.定性分析教师的教学过程体验

5.定性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

(二)研究结论与反思

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的研究结论

2.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与思维引领着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同样,当“互联网+”教育,不但给教育带来了强烈冲击而且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已经势不可挡,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应用于学习中,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要。
  在综述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后,确定了本研究的内容。在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环节中应用终端设备优化教学过程。课前,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师从本节课的内容中提取出一个核心知识并设计成图文、微课等形式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并将这些内容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给学生,与传统的任务驱动不同的是,移动终端的加入使学习载体发生改变,这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获得丰富的学习材料,资源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学生端接收到自主学习内容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将学习结果汇报给老师,教师据此以学定教。在课堂上,从讨论与评价自主学习作业的结果开始,展开本节课的教学。在进行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使用终端软件“猿题库”为学生布置诊断题目,学生完成题目后,作业结果就会自动反馈给老师,教师可以获得全体学生的详细诊断结果,据此优化接下来的教学过程,而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是不能看到答案的,只有提交作业后才可以查看习题诊断结果及解析。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课上用终端查找书本上没有的学习材料,补充自己的知识网络。课后,教师使用“猿题库”布置个性化作业,如:“分层作业”,“一对一作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作业,可以为学生适当减少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软件自动诊断题目的对错和显示题目详解的功能,可以有效减少教师的作业批改量,以便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在钻研教材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综合学生的学习结果,为学生设计与组织课后的自主学习资源,补充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通过“微信订阅号”、“百度云盘”等方式,建立传递资源的渠道,运用“微信”、“QQ”等的通讯功能展开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疑惑。
  应用准实验法定量分析了学生使用终端前、后的成绩变化,得出:在化学教学中使用智能终端,不会干扰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成绩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应用终端学习前、后,分别跟踪访谈了部分学生,通过两次访谈的差异,定性分析移动终端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同时对有些问题访谈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全体同学,再结合实验班级授课教师的教学体验,得出:在化学教学中使用移动终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加课堂实时反馈的方法,辅助布置个性化作业,并且个性化题目的占有量较稳定。可以略微减少学生完成作业所用时间,但减少的程度并不稳定。利用移动终端软件的自动识别答案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业批改效率,减轻了教师的作业批改量。在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中可以增加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与种类,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