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审美与正义——论卢梭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6h】

审美与正义——论卢梭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导论:审美视野中的卢梭

第一章激情与德性:卢梭思想的审美之维

一、文明异化与审美批判

二、启蒙主义的原则

三、德性的追求

四小结

第二章德性与自由:卢梭思想的美学根基

一、政治美学与人性教育

二、爱欲美学与德性人格

三小结

第三章艺术与自然:卢梭思想的美学困境

一、艺术审查与城邦统治

二、自然之美与孤独存在

三小结

第四章自我与真诚:卢梭思想的诗性内涵

一、存在主义的维度

二、真诚自我的深度

三、审美主义的限度

四小结

第五章感伤与革命:卢梭美学思想的局限

一泪水与梦幻:感伤的灵魂

二、革命与乌托邦:情感政治

三小结

结语 审美与正义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在继承启蒙精神的同时,也质疑了启蒙,开启了审美现代性的先河。一方面,他向那个时代的唯理主义宣战,试图挽救人类业已窒息的天性与激情;他也反抗文明的束缚,为个体的自由辩护;另一方面,他又对腐坏的激情怀以警惕,对自私自利的个体诉诸批判,呼唤公共精神与德性人格。因此,作为卢梭审美乌托邦的组成要素,激情与德性,构成了其审美现代性批判的两个维度。本文以卢梭审美现代性批判为个案,借助他对激情与德性二维的思考与实践,来回答审美与正义这一命题。卢梭的审美现代性批判是怎样的,这种激烈的批判意义何在?它依托的价值信念是什么?为了正义而诉诸的批判,是否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合理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应当是怎样的? 因此,本文对卢梭的关注并非单纯文学意义上的,而是更关注现代性批判意义上的卢梭美学,这样的解读也更符合历史中卢梭思想的原貌。本文首先提出激情与德性是卢梭审美现代性批判中的两个重要价值,卢梭之所以极力呼唤激情,是因为他看到唯有天然的激情才使德性得以可能。在这点上,他区别于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他们视一切规则都是激情的障碍,而卢梭对激情的赞美,恰恰是因为它能帮助人自觉地服从德性的规则。他赞颂自然,却从不宣称返回自然;他歌颂激情,但也绝不否认理性;他看到了历史的特殊性,但也绝不忽视人性的普遍性。他对启蒙的批判,并不希望逾越启蒙的边界。 为了做到这样一种良性批判,做到对德性与激情有效地调适,卢梭以理想的政治、爱欲作为手段,实现了使人从善走向美德的教育目的。在此,德性与激情和谐相处;不过,这两个维度间的紧张也在所难免,时而德性会压倒激情,这在卢梭的艺术观中尤为突出;时而激情则会偏离德性,甚至无视德性的存在,这在卢梭个人晚年的生活中显露无遗。这就需要人们进一步追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思想上的困境? 于是,作者进一步引出“真诚”的问题。卢梭不能认同启蒙时代哲学上的唯理主义,他试图在个体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哲学,这就使他的哲学带有了浓厚的存在主义意味。卢梭指出,思想的价值与主体的真诚相关,唯有真诚地面对自我,有效的批判才得以可能。为此,文章重点考察卢梭为真诚所付出的努力,并发现一个人要做到彻底的真诚是很难的,为了真诚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点即便卢梭也不例外,在很多情况下,他并不真诚,而只是在扮演一个真诚的人。唯有认识到真诚限度的人才可能是真诚的人,同样,审美现代性批判也有它的限度,一旦超越了合理的限度,它将导致消极的后果。有两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一种是积极的,它基于正义的信念之上,包含了对现实的尊重,以及对自我的反思;另一种是消极的,它没有任何信念,只是一己情绪和欲望的发泄,它会将一切外在的事物当作主体的机缘。这种主体性只关心自我,而不关注世界。当审美批判由这种病态主体发动时,将会导致一种情感政治。而这种不负责任的政治言说,终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因此,为了修缮与重建良性的审美批判,我们必须警惕我们的反叛。从外部的角度看,审美批判需要以作为其前提的公共领域为限度,丧失了公共领域,批判何以可能?从内在的角度看,审美批判的主体需要克服私人性,构建公共性。在尊重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更有建设性的主体间性。人们才能在批判启蒙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启蒙。在此,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意义,卢梭的美学思想都为人们思考当今时代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