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服务动机对公共部门雇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和尽责性的调节效应
【6h】

公共服务动机对公共部门雇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和尽责性的调节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2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回顾

2.1 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回顾

2.1.1 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内涵

2.1.2 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和测量

2.1.3 文献述评

2.2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回顾

2.2.1 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

2.2.2 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

2.2.3 公共服务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2.2.4 文献述评

2.3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研究回顾

2.3.1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内涵

2.3.2 工作满意度的结构和测量

2.3.3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2.3.4 文献述评

2.4 个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回顾

2.4.1 个性的概念内涵

2.4.2 大五个性模型

2.4.3 个性的调节效应

2.4.4 文献述评

3 研究构思假设及内容

3.1 研究构思假设

3.2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4.2 研究工具

4.3 数据分析方法

5 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

5.1 各变量的结构

5.1.1 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5.1.2 公共服务动机结构

5.1.3 组织公民行为结构

5.1.4 工作满意度结构

5.1.5 尽责性人格结构

5.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5.3 变量间相关关系

5.4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检验

5.4.1 各变量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

5.4.2 各变量在年龄维度上的差异

5.4.3 各变量在学历维度上的差异

5.4.4 各变量在进入公共部门时间维度上的差异

5.5 各变量的影响机理检验

5.5.1 公共服务动机的主导作用

5.5.2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5.5.3 尽责性人格的调节效应

5.6 讨论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实践建议

6.2.1 改革考核评价和培训模式,激发公共服务动机意识

6.2.2 完善薪酬和晋升激励,提升工作满意度

6.2.3 重视个体差异性特征,实行多样化管理方式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7.1 研究局限

7.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关键举措,而服务型政府的转型离不开一支善于担当服务者角色的人才队伍。把公共利益实现作为个人价值的公共服务精神是公共部门雇员的使命与担当。如何利用公共服务动机来促进公共部门雇员表现出更多利他行为,实现服务最佳化是当前改革需要考虑的关键。
  本研究在梳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后,采用了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的公共服务动机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以及具有中国背景的组织公民行为测量量表和个性测量量表。并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组织公民行为、公共服务动机、工作满意度和个性中尽责性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大胆假设,其中以公共服务动机为自变量,组织公民行为为因变量,工作满意度为中介变量以及尽责性人格为调节变量,进行四者之间的影响路径分析。本研究通过方便取样对460个公共部门雇员进行问卷调查,之后采取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公共服务动机四个维度(渴望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同情心和自我奉献)都促进公务员尽职行为、人际和睦等行为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公共服务动机越高,会促使组织公民行为水平提高,工作满意度在二者之间发挥不完全中介效应。此外,研究发现,尽责性人格正向调节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满意度的正相关关系。
  鉴于上述分析结果以及研究调研获取的信息和数据,针对如何促进更多角色外的行为发生,进而提升组织绩效,本研究提出了四个对策建议:改革考核评价模式,将公共服务动机考核纳入考核体系,激发公共服务动机意识;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分阶段针对性的增强公共服务精神;完善薪酬和晋升激励制度,提升公共部门雇员工作满意度;重视个体差异性特征,实行多样化管理方式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