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和谐之心——论中国画与人格完善教育的关系
【6h】

美,和谐之心——论中国画与人格完善教育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中国画的和谐之美——中国画是各种因素“和谐”共存的产物

1.1 感觉中国画: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1.1.1 绘画语言的概念

1.1.2 中国画语言和表现对象的和谐关系

1.2 理解中国画:绘画与人的和谐——中国绘画是以独特笔墨形式为媒介的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和谐的产物

1.2.1 创作主体自身感觉经验与客观存在本质真实的和谐——“虚静以应物”的创作状态

1.2.2 创作主体自身感觉经验与物化形式的和谐——“华而有实”

1.2.3 创作主体与创作主体自身感觉经验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

1.3 品味中国画——人性的显现

第二章 教育的和谐

2.1 现代教育构架的和谐——审美教育的地位

2.1.1 美育的古代渊源

2.1.2 为什么和谐的人格教育要重视审美

2.2 中国绘画的育人途径

2.2.1 精神育人——思想的深邃、心胸的豁达

2.2.2 内容育人——“图” 、“象”与“意”的和谐

2.2.3 思维方式育人——从创作尺度与标准的把握看人生处世尺度的把握

2.3 创作主体意识对接受主体意识的引导和影响——接收主体“自我”的疏理和超然

2.4 绘画育人途径的实施方式——渗透性引导

第三章 人的和谐——人格的完备、人性的完善

3.1 从绘画中学会思考

3.1.1 不同的人看同一作品

3.1.2 同一个人看不同的作品

3.2 从绘画中培养能力

3.2.1 扩大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兼收并蓄

3.2.2 增强综合素质,培养生存、处世能力——触类旁通

3.2.3 树立宇宙观,体悟人生内涵——处变不惊

第四章 以“文”“化”人

4.1 中国画对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人”与“文”的和谐

4.2 以画育人,实现“和谐”的中庸——绘画对高等教育的意义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曾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的题目《美,和谐之心》的“心”有两层含义:第一、“核心”,即“美”与“和谐”互为核心,美的终极是和谐,和谐也是美的最高极致。第二、“心灵”,当人的内心达到和谐状态时,即产生了“美”,而人生存意义的核心就是是否拥有一颗“和谐”的心灵。要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完成,我本人在接受了多年中国画艺术教育,并且在结束本科学习之后作为中学教师亲身实践了艺术教育的实施,对中国画完善人格教育、塑造和谐心灵的作用有一些体会和收获,因此选择这方面作为自己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试图通过对古今经典中国画作品、绘画名家生平和中国画论、画评的个人拣选对这一命题进行说明和阐述,并希望今后能继续沿着“中国画完善人格教育”这一方向进行学习、研究。本文将从中国画自身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关系、中国画与人的和谐关系及其如何成教化、助人伦,最终促进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完善人格,达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正文分为四大部分进行递进式阐述:第一、中国画(心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形式表达和谐心理);第二、教育(扩大知识面,学会思考,提高综合素质);第三、人格完善(用直观视知觉影响心理知觉,心理机制的健全,思维方式的转变);第四、以“文”化“人”(实践中庸),试图最大限度地扩展中国画的影响外延,最终达到让更多人从博大精深的中国画艺术中受益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