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饮食及服饰方面浅析红楼梦不同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
【6h】

从饮食及服饰方面浅析红楼梦不同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Significance and rational of the present study

1.2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in China and Abroad

2.2 Translatability and Barriers for Hongloumeng

2.2.1 Barriers for Hongloumeng

2.3 Research on Hongloumeng and the Main Translation Works

2.3.1 Research on Original Work

2.3.2 Achievements and Weaknesses

2.3.3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Hongloumeng

2.3.4 Achievements and Weaknesses

2.3.5 Summary

Chapter Three About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3.1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3.1.1 The Historical Root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heory

3.1.2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Theory

3.2 Main Cultur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3.2.1 The Translator’s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mpetence

3.2.2 The Translator’s Cultural Orientation

3.2.3 The Translator’s Cultural Attitude

3.3 Contemporary Theories Supporting the Theory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3.3.1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Target Text Theory

3.3.2 Feminist Approach:Equal Status between the Writer and Author

3.3.3 Deconstructionist Approach:Death of the Author

3.3.4 Postcolonial Approach:Cannibalistic Metaphor

Chapter Four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ng Dress and Diet in Hongloumeng

4.1 Some Translations about in Two Translators’ Versions

4.2 Case Studies on Dress Translations

4.3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4.4 Case Study on Diet Translations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展开▼

摘要

《红楼梦》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对饮食及服饰文化的描写尤为精美典雅。所以,文章以考察译者主体性理论为基础,研究《红楼梦》及其两个重要英文译本(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为手段,对比研究其中体现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部分中英译本。《红楼梦》翻译研究在整个翻译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成果有助于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目前,对《红楼梦》翻译研究多在由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完成的两个英语全译本上,对《红楼梦》的英语译本中的饮食文化以服饰文化内容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以审视译者是如何在主体性的作用下处理《红楼梦》中饱含中华文化内涵的各种现象。
   主体性的概念起源于哲学体系,意为该主体自身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力量的外化表现形式,也就是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译者的主体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实现翻译原文的目的,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在翻译时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虽然译者可以自由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同样也要受到某些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制约。简而言之,译者主体性主要是因为译者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特点和其因其特定的翻译目的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而形成的。《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本文从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个英译本为出发点,比较分析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以及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的不同在译文上所以体现出的差异。通过对两个译本中的实例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发现译者主体性是贯穿于译者的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并且还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翻译一直被视为语言间的转换活动。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然会面临两种语言间两难的选择,因此,译文本身必然会受到译者本身的影响。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和模式。本文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基础和依据,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所涉及的饮食及服饰部分的翻译进行分析。通过对两个英译本的对比,我们还会发现为了达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增进文化间相互了解的目的,译者主体性对译文本身以及对译文读者的影响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忠实再现《红楼梦》这部历史巨著的文化内涵,真正起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
   当然,译者主体性这一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只是初步探讨,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共同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