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归化策略研究——以《时间简史》第三章翻译为例
【6h】

科普英汉翻译中的归化策略研究——以《时间简史》第三章翻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科普翻译的重要性

1.2 对科普翻译主要错误观点的纠正

第二章 科普翻译理论

2.1 异化与归化

2.2 科普翻译中归化策略的使用

2.2.1 科普翻译中归化策略的必要性

2.2.2 科普翻译中归化策略的可行性

2.2.3 科普翻译中使用归化策略的方法

第三章 科普翻译实例研究

3.1 《时间简史》原文特点

3.2 对许明贤、吴忠超《时间简史》第三章翻译错误的简析

第四章 对《时间简史》第三章的改译

4.1 在科技术语层面的修改

4.2 在句子层面的修改

4.3 在语篇层面的修改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时间简史》第三章原文

附录二 《时间简史》第三章许明贤、吴忠超译文

附录三 《时间简史》第三章贾绰译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还应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由于学校教育终究有限,所以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就成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阅读科普著作是提高读者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然而中国国内出版的科普读物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翻译国外优秀科普著作的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然而当今很多国外科普名著的中文译本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译文晦涩难懂,甚至出现错译现象,导致无法正确传播科学知识。通过对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科普名著《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第三章原文和许明贤、吴忠超的中文译文的研究,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有误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译者在翻译策略上过多采用了异化策略。
  异化与归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它们本身并不矛盾,彼此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由于高级科普读物的功能以传递知识为主,译文读者又设定为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中国学生,因此,根据翻译的目的论原理和功能对等理论,这类科普读物的翻译应该主要采取归化策略。本论文对《时间简史》第三章许明贤和吴忠超的汉语译文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之进行重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