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h】

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念界定

1.1.1 心理委员

1.1.2 自我效能感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心理委员的研究现状

1.2.2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以及意义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

2.1 研究目的

2.2 量表编制的原则

2.3 研究程序与方法

2.3.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初步建构问卷

2.3.2 项目的筛选与修订

2.3.3 经过试测和修改形成正式预测问卷

2.3.4 选择被试进行正式施测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项目分析

2.4.2 量表的信度

2.4.3 量表的效度

2.5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现状与特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研究工具

3.2.3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的整体状况

3.3.2 性别差异

3.3.3 年级差异

3.3.4 具有其他不同特征的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得分的差异

3.3.5 自评因素对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对自我效能感低的心理委员的访谈研究

4.1 访谈程序和方法

4.1.1 访谈对象

4.1.2 访谈方法

4.1.3 访谈问卷设计

4.2 访谈结果分析

4.2.1 对心理委员职责的明确度

4.2.2 班级同学对心理委员的认可度

4.2.3 心理委员对自身岗位的认可度

4.2.4 是否具有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同学的能力

4.2.5 工作遇到的困难

4.2.6 心理委员的自身发展和助人工作是否存在时间冲突

4.2.7 最大化发挥心理委员作用的建议

4.3 访谈调查结论

第五章 提高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的途径的探析

5.1 学校层面

5.1.1 重视心理委员工作,给予心理委员关怀

5.1.2 严格心理委员选拔机制

5.1.3 加大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形式多样化

5.1.4 明确心理委员职责

5.1.5 心理委员激励机制

5.2 心理委员自身层面

5.2.1 心理委员应提高责任意识

5.2.2 心理委员要自觉反省与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5.2.3 心理委员之间互相帮助和交流,强化团体合力

5.3 结论

第六章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论文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委员职责模糊化、不受重视、不作为等现象比较严重,并由此导致的心理委员不能很好发挥其在班级中应有的作用这一情况,拟通过修订问卷,调查大学生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根据其特点找出提高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本研究在国内外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修订设计的大学生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问卷,以天津大学18个学院的600名心理委员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共531份,调查了大学生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访谈了12位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心理委员,就问卷中发现的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心理委员的整体自我效能感分布情况呈正态;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年级差异;一直担任和中途继任的心理委员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心理委员对自己岗位的认可度、认为自己在同学中的知名度、自评称职度均影响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此外,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心理委员因为职责不明确、培训不到位、激励机制的缺乏、同学和老师的对自己的认可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了自我效能感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深入分析了因为,结合实际情况,对提高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提出了对策与建议。笔者建议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尽可能为心理委员提供相互交流机会、扩大心理委员的影响力,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委员的认同感,同时,为心理委员提供一些培训和激励机制;从心理委员自身来说,应从三方面提升自己: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主动地去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素养,同时心理委员之间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把工作做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