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市南洋中学为例
【6h】

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市南洋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

2.2 国内研究

2.3 国外研究

2.4 论文框架

第三章 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标准的编制

3.1 制定评价标准的依据

3.1.1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

3.1.2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3.1.3 科学理论

3.1.4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3.1.5 评价对象和条件

3.2 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

3.2.1 指标体系的设计

3.2.2 评定标准的制定

3.2.3 权重计算

3.3 评价方法说明

3.3.1 评定标准的选择

3.3.2 不同评价主体的权重分配

3.3.3 建立等级常模

第四章 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标准的实施

4.1 第一次实施

4.1.1 实施过程

4.1.2 评价结果及分析

4.1.3 课堂教学的改进

4.2 第二次实施

4.2.1 评价结果及分析

4.2.2 课堂教学的改进

4.3 课堂教学“自我评价”实施小结

第五章 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再评价

5.1 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再评价的涵义

5.2 数学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再评价

5.3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4 对评价标准和过程的评价

5.5 几点思考和启示

5.5.1 对课程改革评价的思考

5.5.2 对当前教师评价标准的思考

5.5.3 对本研究方法的深层理念思考

5.5.4 对本研究方法实用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附录2 :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访谈报告

附录3 :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作为一线教()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就要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提出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制度。
   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以上海市南洋中学作为个案研究,以教师自主要求多方位评价教师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对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研究,分析阐述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实施过程。通过跟踪诊断逐步修改完善,并结合相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提出适合该校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体系,希望促进该校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学生全面发展等各方面有启示作用。
   虽然目前有关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专著很多,涉及到有关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文献也不少,还有广大一线教师以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的有关“自我评价”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是笔者发现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的文章却寥寥无几。所以笔者想通过本文,能够对高中数学教师构建适合的“自我评价”标准提供参考,也希望能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