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改写理论谈《孝经》中“忠孝”思想的英译
【6h】

从改写理论谈《孝经》中“忠孝”思想的英译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借助当代翻译研究学派重要学者安德烈·勒佛菲尔的改写理论,通过对中国古代重要文化典籍《孝经》的四个英译版本(裨治文译本,理雅各译本,陈艾凡译本,安乐哲罗思文译本)的对比研究,探讨《孝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是如何被不同的译者所改写的。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简要通俗的文字,阐述古人视为一切道德根本的孝道,古代学者将其称作儒家六经的总汇,并世代作为孩童启蒙教育的主要教材。先后有多位君王和五百多位学者为孝经作注释。因此,《孝经》的翻译有助于帮助其他人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趋势。之后,安德烈.勒佛菲尔提出了改写理论。他认为翻译即是原文的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他们的意图是什么,都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及诗学,操纵着文学在特定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以往对《孝经》的研究,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强调了《孝经》翻译研究的意义。接着,简述改写理论的发展史和研究现状。随后,介绍了改写理论三要素及译者是如何选择翻译原本的。然后,在改写理论的指导下,文章讨论了改写理论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赞助者对《孝经》四个英译版本的影响,同时结合大量实例对四个英译版本是如何改写《孝经》中的“忠孝”思想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总结全文,指出由于各个译者生活时代,生活背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对原文改写的目的不同,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同,呈现给读者的也是不同版本的《孝经》英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