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TIMSS2011数学测试框架的小学数学试题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三、四年级为例
【6h】

基于TIMSS2011数学测试框架的小学数学试题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三、四年级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际领域关于数学测试的研究

2.2 TIMSS数学测试框架的介绍及有关TIMSS的研究

2.2.1 TIMSS数学测试框架的介绍

2.2.2 有关TIMSS的研究

2.3 TIMSS数学测试框架与《标准》的交叉分析

2.4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和本研究的突破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内容分析法

3.3.3 定性分析法

3.3.4 问卷调查法

3.4 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3.4.1 信度的检验

3.4.2 效度的检验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对上海市小学数学三、四年级试题内容领域的分析

4.1.1 关于数的知识内容的分析

4.1.2 关于几何与测量的知识内容的分析

4.1.3 关于数据呈现的知识内容的分析

4.1.4 内容领域上的整体差异分析

4.2 上海市小学数学三、四年级试题认知领域的分析

4.2.1 了解维度的分析

4.2.2 应用维度的分析

4.2.3 推理维度的分析

4.2.4 认知技能领域的整体差异分析

4.3 上海市小学数学三、四年级试题形式的分析

4.3.1 题型的分析

4.3.2 题目陈述方式的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关于上海市小学数学试题本身

5.1.2 关于小学数学试题编制的情况的影响因素

5.2 对我国小学数学学业成就评价的启示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5.3.1 本研究的不足

5.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结语

展开▼

摘要

TIMSS是国际较有权威、影响很大、受关注程度相当高的数学教育评价项目,它主要从知识内容维度和认知技能维度测量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一测试框架在国际数学教育中已得到认可。对于我国数学教育而言,目前小学数学测试题目的评估重点在哪里?它与国际中数学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否一致?数学测试题目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这是我国数学教育的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三、四年级的数学测试题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以TIMSS2011小学四年级数学测试框架为主要研究工具,探讨上海市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题的知识内容和认知技能倾向、试题形式的现状,并从课程标准与教师教学观念等角度对相关问题产生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小学数学测试和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关于上海市小学数学试题本身:
  (1)任务类型分配不均衡。在知识内容维度,上海市试题中数的知识所占百分比为81%,几何图形与测量占16%,数据呈现占3%;TIMSS2011中三者百分比分别为50%、35%、15%,相比之下,上海市试题偏重数的知识,而对几何图形与测量和数据呈现的知识的评估则相对薄弱。在认知技能维度,上海市试题中了解、应用、推理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4%、44%、2%,TIMSS2011中三者百分比分别为40%、45%、20%,两相比较,上海市试题关于推理的认知技能的考查偏少。
  (2)对思维过程的重视不够。在上海市测试题中,比较重视学生答题的结果,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很难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生的思维过程。
  (3)题目表述方式有待改进。试题中存在情境不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题目表述不符合完整语句的要求、题目中的情景或事件描述不完整、题目表述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关注学生解题兴趣的激发、题目的呈现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
  2、关于小学数学试题编制的情况的影响因素:
  (1)课程标准影响测试题中任务类型分配。上海市《标准》与TIMSS2011的框架之间在各内容的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有可能是影响上海市测试题各个任务类型分配不均衡的原因之一。
  (2)教师的观念影响测试题中任务类型分配。根据调查问卷,我们探测了小学数学教师对知识内容不同领域的看重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相关比例分配与上海市试卷中内容领域内的分配非常相似,而与TIMSS2011试题的分配相差很大。
  基于TIMSS2011测试框架,通过对小学数学试题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了在知识内容与认知技能等领域表现出来的结果差异,有助于反思和改进我国小学数学学业成就评价问题,相关启示如下:(1)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评价的根本目标;(2)应明确各个学段的学业成就评价知识内容、认知技能的各个维度及分别所占的百分比;(3)不仅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4)在题目表述中,问题情境要表述完整,表现形式应多样化;(5)基于课程标准,参考国际数学评价方案,重审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评价框架;(6)反思我国数学课堂教学;(7)吸纳新知,更新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