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话语标记“可不”“可不是”的形成及语用功能研究
【6h】

话语标记“可不”“可不是”的形成及语用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研究对象

1.2选题意义

1.3国内外关于话语标记研究综述

1.3.1话语标记研究的发展

1.3.2话语标记功能研究

1.3.3话语标记的性质与界定

1.4学界关于“可不”“可不是”研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2“可不是”研究情况及不足之处

1.4.3学界对于“可不”与“可不是”演变关系的认识

1.5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话语标记“可不”的历时考察

2.1助动词“可”与语气副词“可”的来源及形成

2.2话语标记“可不”的历时演变

2.2.1先秦时期——“可不”的孕育时期

2.2.2汉至唐宋——“可不”的萌芽时期

2.2.3元代——“可不”完成词汇化

2.2.4明清时期——话语标记“可不”的形成

2.3话语标记“可不”形成的动因

2.3.1主观化与合作原则

2.3.2经济原则

2.4话语标记“可不”的形成机制

2.4.1语境吸收

2.4.2结构重组

第三章话语标记“可不是”的历时考察

3.1.2宋元时期——“可不是”的萌芽时期

3.1.3清代——“可不是”的形成与发展

3.1.4现代——“可不是”的进一步发展

3.2话语标记“可不是”形成的动因

3.2.1语用强调

3.2.2经济原则

3.3话语标记“可不是”形成的机制

3.3.1语义结构的变化

3.3.2句法上的重新分析

3.3.3语境推理及语义规约

3.4“可不”与“可不是”的关系

3.4.1学界对两者形成关系的观点

3.4.2本文对两者形成关系的观点

3.4.3“可不”与“可不是”的差异

第四章话语标记“可不”“可不是”的话语功能

4.1“可不(是)”的拟对话功能

4.2“可不(是)”句法位置的分布特点

4.3语篇组织功能

4.3.1形式连贯功能

4.3.2内容预示功能

4.4人际互动功能

4.4.1增强肯定力度、突显赞同态度

4.4.2缓和消极性语用用意的力度

4.5语境顺应功能

4.5.2“可不(是)”的语境顺应功能

4.6小结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现代汉语中,话语标记“可不”“可不是”的语用功能是基本一致的。过去学界主要对两者的历时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但对两者形成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对两者的共时研究关注得也不多。本文在众多语料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可不”与“可不是”形成的历时过程,梳理出两者相通的三个关键阶段,并且分析了两者演变的动因、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共时层面上,从语用功能角度对其进行描写与分类解释,以期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话语标记“可不”“可不是”的历时演变过程与共时状态。全文主要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概括了相关的研究状况、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之处。说明了本文采用的理论方法与语料来源。 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首先考察了助动词“可”与语气副词“可”的来源及其形成。其次,依据语料对“可不”进行历时层面的考察,梳理出其形成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最后,分析了“可不”的形成动因与机制。 第三章以话语标记“可不是”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可不是”的历时演变阶段及其形成的动因与机制。接着,概括总结了目前学界对“可不”与“可不是”两者关系的不同观点,阐述了本文对于两者关系的看法,并且分析了相关观点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误解的原因。 第四章将“可不”与“可不是”结合起来,从语篇衔接、人际互动与语境顺应三个方面详细描写了话语标记“可不(是)”的话语功能。 第五章结语,概括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著录项

  • 作者

    胡梦君;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昌来;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方言;语法;
  • 关键词

    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