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汪榕培英译本《牡丹亭》为例
【6h】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汪榕培英译本《牡丹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Methodology of Research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ception Aesthetics

2.2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2.3 The Peony Pavilion and Its Translated Version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Reception Aesthetics

3.2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3.3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Peony Pavilion

4.1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Realized by Horizon of Expectation

4.2 Achieving Fusion of Horizons

4.3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Realized by Indeterminacie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参考文献

致谢

Achievements

展开▼

摘要

接受美学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尧斯(Jauss)和伊塞尔(Iser)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理论依据所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作为接受美学的主要构成成分,“期待视野”、“视野融合”、“文本未定性”等核心理念主张,文本意义的解读需要有读者主动的参与,而文本意义的产生需要读者与作品的积极互动。接受美学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我国翻译研究的视野,90年代以后,接受美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当中。在传统的翻译学研究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角色被严重忽视。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出现的“文化转向”,译者角色也经历了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此后,有关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本研究基于接受美学,以汪榕培的《牡丹亭》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期待视野”、“视野融合”、“召唤结构”等不同维度来探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及其作用。研究发现:一方面,在语音、句法、典故、文化词语等层面的翻译中,译者可通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达到满足译语文本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与译语文本读者产生“视域融合”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译者受到个人文化认知和目的语意识形态的制约,其译者主体性在填补“文本未定性”过程中也受到制约。研究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满足和达到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实现特定的美学目标。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有利于挖掘和再现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同时也为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