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1.3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II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POA model

2.2 Theoretical system of POA

2.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OA and PPP

2.4. Studies on POA

Chapter III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Subjects

3.3 Instruments

3.4 Procedure of the present study

3.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IV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study

4.2 Results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4.2 Discussion

Chapter V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5.3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4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study

Appendix I

Appendix Ⅱ

Appendix III

Appendix Ⅳ

AppendixⅤ

AppendixⅥ

Appendix Ⅶ

AppendixⅧ

参考文献

Program Finished and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MA Program

致谢

展开▼

摘要

Krashen将输入视为二语习得的决定性条件,忽略了输出的作用;Swain的输出假设在认可输出的前提下,补充说明了输出的四大功能。然而她没有明确提出在不同的阶段,学习要以输出来驱动输入的作用。Long补充说明了在活动中纠正性反馈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得正确形式,但没有提出输出对输入的反作用。
  针对以上理论不足,文秋芳提出“输出驱动假设”,针对的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文秋芳,2008),2013年拓展到大学英语教学(文秋芳,2013),2014年年初修订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文秋,2014b),同年10月在“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被正式命名为POA(文秋芳2014).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构成,强调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中介作用。
  本研究旨在发现POA教学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产出能力的影响。研究问题为:
  1.POA教学法是否比PPP教学法更能提高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成绩?
  2.POA教学法是否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产出能力方面比PPP教学效果好?
  研究对象为太原工业学院2014级学生,两个班均为自然班。根据《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两个班的学生都需要达到A2水平。实验组和控制组均由一人来承担教学。控制组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传统PPP英语教学,而实验组采用POA教学法,实验时间为16周。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定量研究主要采取实验研究,分别在实验前前测和试验后测两次口语考试,口试试题为托福模拟口试真题。两次口语测试的成绩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研究为半结构性访谈,目的是进一步了解POA如何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产出能力的。实验前口语测试结果表明两个班学生口语产出能力在流利度、复杂度和准确度方面基本平行。试验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总的来说,POA教学方法在提高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成绩方面比PPP效果更好。
  2.在口语产出方面,POA教学法比PPP教学法在流利性和复杂性方面效果更好。口试后测结果表明,POA教学模式下,学生口语的流利度和复杂度都有提高。POA外语教学模式与PPP外语教学模式在提高英语口语准确度方面效果基本一致。原因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仍有以下几点困惑与不足:第一,把握教师脚手架的度,让教师的角色在POA课堂中做到刚刚好;第二,在促成环节中,教师给学生的输入材料应该是多少较为合理;第三,教师在设计话题时,除了跨文化交际的话题,哪些话题还有认知挑战性;第四,如何精准的判断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有认知“饥饿感”。这只是笔者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中探索出的困惑,这也与笔者的教学经验和技术以及水平等有关,实验结论需要进一步验证。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对非英语专业教师的口语教学提供了教学意义,不断提高学生的产出能力的同时提升大学口语教学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