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
【6h】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1压力的定义及有关理论

2职业倦怠的定义

3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4问题提出

第三部分方法与设计

1被试

2研究工具

3施测方法和程序

第四部分结果与分析

1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2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职业倦怠的基本情况分析

3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4教师职业倦怠的各纬度回归分析

5社会支持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第五部分讨论

1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的基本情况分析

2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3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4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六部分结论及建议

1结论

2建议

注释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美国人弗登伯格提出,弗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随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延伸到教育领域。1981年,玛勒诗等人确定了职业倦怠三个成份:情感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非人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和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来访者;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 教师职业被公认为一项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问题,目前的理论尚不能解释清楚。一般认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是一对因果关系:职业压力是导致个体产生职业倦怠的最直接原因,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与此观点相对立的一项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并非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实际上二者的关系可能远比这复杂得多。目前国内对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中小学教师领域,而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不是很多,从系统理论和实证结合的角度还不是很成熟。 本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高校教师为被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3%。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运用实证的方法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现状;探讨社会支持这个影响因素及人口学变量对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影响;通过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为高校树立“以师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营造“人本化”环境,实施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的总体职业压力偏高,职业倦怠情况不是很严重。男性教师总体压力要高于女性教师。 (2)学校管理和待遇、自身生存发展、角色职责、学生因素、人际因素、工作负荷在年龄上主效应显著。总体上说,年龄越大在各个因子上的压力越大:学生因素方面,受教育程度主效应显著,且学历越高压力越大:学校管理和待遇、角色职责、学生因素、人际因素、工作负荷在工作时间上主效应显著,工作时间越长压力越大。在学校管理和待遇与工作负荷上,担任行政职务的要显著高于不担任行政的;学校管理和待遇、自身生存发展、学生因素、人际因素、工作负荷在职称上存在显著的主效应,且职称越高压力越大;在学生因素上,工作量存在显著的主效应,工作量越少压力越小。 (3)情绪衰竭在年龄上主效应显著,年龄越大衰竭越严重;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在工作时间上存在显著的主效应,且工作时间越长,倦怠情况越严重;在低个人成就感上担任行政职务的要显著低于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情绪衰竭在职称上存在显著的主效应,且职称越高衰竭越严重。 (4)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相关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压力的6个因子即学校管理与教师待遇、角色职责、人际关系、自身生存发展、学生因素、工作负荷与情绪衰竭呈现显著正相关;学校管理与教师待遇、人际关系、自身生存发展、学生因素、工作负荷与去人性化呈现显著正相关;自身生存发展、角色职责、工作负荷与低个人成就感显著相关,且角色职责和工作负荷与其是负相关。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与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客观的支持与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5)各个纬度的层级回归分析表明:情感衰竭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学校管理与待遇、工作负荷及人际因素和客观支持对情绪衰竭有显著预测的效应,且客观支持对情绪衰竭有较好的负向预测力。去人性化的统计结果显示人际因素和客观支持对去人性化有显著预测的效应,且客观支持对去人性化有较好的负向预测力。低个人成就感统计结果显示工作负荷和人际因素及客观支持对低个人成就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客观支持对低个人成就感有较好的负向预测力。 (6)社会支持对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