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陈鸿璧小说翻译研究——以《第一百十三案》为中心的探讨
【6h】

陈鸿璧小说翻译研究——以《第一百十三案》为中心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节 陈鸿璧研究综述

一.陈鸿璧身世梳理

二.翻译作品梳理

三.翻译特征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翻译准备

第一节 学习经历

第二节 侦探小说《第一百十三案》的选择

第二章 语言特色

第一节 语言中的新与旧

一.浅显文言的使用

二.人名、地名的翻译

三.西方事物的翻译

四.标点的翻译

第二节 再现原文感情色彩

一.感情色彩词汇的翻译

二.感叹词的翻译

三.感叹号的翻译

第三节 重视逻辑

小结

第三章 叙事模式

第一节 对原文第一章 的删除

一.缘起类开头

二.倒叙开头

第二节 心理描写的保留

一.译文中对心理描写的保留

二.保留心理描写的原因

小结

第四章 三种意识

第一节 法律意识

一.译文中的法律意识

二.赘语中的法律意识

第二节 女性意识

一.译文中的女性意识

二.赘语中的女性意识

第三节 道德意识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陈鸿璧是近代成就极高的女翻译家,其译文在语言、叙事模式和意识内容方面颇具特色,研究她的翻译特征对研究近代小说的发展变革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来看,对陈鸿璧的翻译研究还十分不足,大多数研究者在研究中忽略了译作的原文价值,只局限于对陈鸿璧译文特征进行探索,因此通过对原文译文对比来对陈鸿璧翻译特征进行探讨的研究十分匮乏。故本文以陈鸿璧翻译的侦探小说《第一百十三案》为研究对象,对小说原文和译文进行细致的对照,并联系当时翻译背景,结合徐念慈的赘语,以期对陈鸿璧的翻译行为进行系统的探讨。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主要对有关陈鸿璧身世生平、翻译作品和翻译特色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正文共四章:第一章论述陈鸿璧的翻译准备,包括教会学校学习经历、之前的小说翻译锻炼以及对侦探小说《第一百十三案》的选择。第二章论述《第一百十三案》译文的语言特征,一是在浅显文言的使用中、人名地名翻译、西方事物翻译以及标点符号翻译中体现出的新旧结合特色;二是对原文中感情色彩词汇、感叹词和感叹号的翻译中体现出的重视再现原文感情色彩的特征;三是在对原文的翻译改动中体现出的重视逻辑的特征。第三章论述《第一百十三案》翻译中体现出的叙事模式特征,包括在对原文第一章进行的删除中体现出的排斥传统模式和对倒叙持中立态度的可能以及保留心理描写中体现出的对心理描写的大力提倡特征。第四章论述《第一百十三案》翻译中体现的意识特征,包括陈鸿璧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保留和改写行为以及徐念慈赘语中体现出的法律意识、女性意识和道德意识特征。结语对陈鸿璧的翻译特征进行总结,陈鸿璧的翻译既有传统特征,又体现了现代化特征;既有顺应当时翻译潮流的行为,如对文言的使用、对社会道德的维护意识等,又有自己独特的翻译特色,如对当时备受忽视的破折号和心理描写等的译介。而正是这些特征,对中国小说语言形式及社会发展的变革有促进作用,也是促使她译文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