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以应用题为例
【6h】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以应用题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方法

2.应用题

2.1应用题的定义及特点

2.2应用题的作用

2.3应用题的发展与改革

3.解决问题

3.1解决问题概念的理解

3.2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

3.3解决问题与应用题的对比

4.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版块存在的问题调查

4.1教师本身基础知识不扎实,能力不足

4.2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4.3教学素材单一

4.4教学方法死板

5.学生“解决问题”的障碍调查实验与分析

5.1基础知识不扎实

5.2数学思想方法掌握的不好

5.3应用题心理障碍

5.4对应用题不感兴趣

5.5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实践

5.6阅读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应用题题意

6.“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6.1情境教学,拉近与生活的距离

6.2活动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6.3方法多样,鼓励策略多样化

6.4学习方式开放,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

6.5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7.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数学应用题作为联系数学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在数学素质教育实施中已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每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仍然能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重视应用问题的教学,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将训练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创新力的发展,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内驱力。小学数学中,应用题学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应用题所占的比重相当大,2001年实行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中不再出现“应用题”这样的提法,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并且不再集中编排应用题,而是把应用题贯穿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之中。应用题作为数学问题的一种呈现方式,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论述了应用题的定义、特点、发展与改革;以及对“解决问题”的理解、教育价值,并对应用题和“解决问题”进行了对比;在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对“解决问题”单元的教学有许多困惑。作为师训中心的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解决这些困惑,搞好“解决问题”单元的教学工作呢?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市第五完全小学42位小学数学教师和五年级一、二两班127名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解决问题”单元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本身基础知识不扎实,能力不足;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脱离生活实际;教学素材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数学思想方法掌握的不好;应用题心理障碍;对应用题不感兴趣;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实践;阅读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应用题题意。 本文在他人已有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上,发现对应用题教学的研究已遍及各方各面,但在教学策略方面大多偏重解题技巧与方法。并针对我市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新课程理念的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通过研究教学实践、听课与思考,总结出“解决问题”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情境教学,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活动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方法多样,鼓励策略多样化;学习方式开放,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 作者

    王慧琴;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数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包阿拉坦;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数学;
  •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