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与问题对策
【6h】

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与问题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引言

(一)概念界定

1. 呼伦贝尔市

2. 继续教育

3. 教师继续教育

4. 中学教师

(二)研究意义

1. 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及其研究是终身学习的客观需求

2. 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及其研究是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3. 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及其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4. 加强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是潜在教育资源挖掘和优化的有力推手

二、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历程概述

1. 呼伦贝尔市中学教育概况

2. 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开展历程

(二)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1. 教师学历稳步提高

2. 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取得成效

3. 各类培训人数大大提高

4. 高考录取率提高

5.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进步明显

6. 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7. 素质教育扎实推进

(三)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 继续教育政策实效欠佳

2. 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欠妥

3. 继续教育资源开发不足

4. 继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5. 继续教育工学矛盾突出

6. 继续教育学员自身问题

三、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对策

(一)提高继续教育政策的实效性

1. 扶植力度

2. 深化程度

3. 实施维度

(二)突显继续教育课程的针对性

1. 层次性与差异性

2. 通识性与专业性

3. 基础性与前沿性

(三)挖掘继续教育资源的多元性

1. 学员之间优势互补

2. 校本资源充分挖掘

3. 部门之间沟通协作

(四)提升继续教育师资的广博性

1. 尝试建立继续教育师资遴选认定制度

2. 提高施教者的理论水平

3. 丰富施教者的实践经验

4. 搭建施教者的科研平台

5. 扩充继续教育师资的来源

6. 加强蒙语授课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五)增加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性

1. 教学的多样化

2. 评价的多元化

3. 管理的人性化

(六)发挥继续教育学员的主体性

1. 自主式学习

2. 创造式运用

3. 教研式探究

4. 参与式互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也自然地使得人们对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本文以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透过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认真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同时尝试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对策,争取能为新一轮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出自己的努力。
   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
   本文主体部分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引言,包括概念界定和论文研究意义两个方面。在概念界定方面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呼伦贝尔市”、“继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以及“中学教师”进行界定。在论文研究意义方面详细阐述了大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及其研究的意义,重点突出了加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其中包括呼伦贝尔市的基本情况以及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历程、取得的成绩;在认真调查研究和查阅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找出了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政策实效性欠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另外,对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教师继续教育的关注上明显存在不足,继续教育资源整合不够等等问题。这其中,有些问题是其他地区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也存在的,但更多的是在本地区凸显的,尤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提出相关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理解进行了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是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对策。针对前一部分的相关内容,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呼伦贝尔市的现实情况提出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对策,这也是本人对呼伦贝尔市改进和加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提高政策的实效性;(二)突显继续教育课程的针对性;(三)挖掘继续教育资源的多元性;(四)提升继续教育师资的广博性;(五)增加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六)发挥继续教育学员的主体性。
   第四部分为结论。通过研究,我基本弄清了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多年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尝试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对策。另外,在这部分,我还针对自已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以及今后继续努力的方面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