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寄宿制小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呼市玉泉区X小学为例
【6h】

寄宿制小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以呼市玉泉区X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自我效能感测量的研究

1.2.2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1.2.3社会工作介入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1.3相关概念界定

1.3.1自我效能感

1.3.2寄宿制小学生

1.4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二、呼市玉泉区X小学寄宿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

2.1呼市玉泉区X小学学校基本情况

2.2呼市玉泉区X小学寄宿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2.2.1 呼市玉泉区X小学寄宿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的总体情况

2.2.2一般自我效能感维度的分析

2.2.3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的分析

2.2.4自我调节效能感维度的分析

2.2.5呼市玉泉区X小学寄宿学生自我效能感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呼市玉泉区X小学寄宿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

3.1心理情绪特征

3.2归因方式

3.3自我认知

3.4自我期望

3.5其他因素

3.5.1家庭教育

3.5.2老师的教育方式及态度

四、小组工作介入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估

4.1小组工作介入方案设计

4.1.1服务对象选择与服务需求评估

4.1.2服务理论应用

4.1.3活动目标与计划

4.2小组工作具体实施过程及分析

4.2.1第一次小组活动:遇见你真好

4.2.2第二次小组活动:自信心百宝箱

4.2.3第三次小组活动:我的未来我做主

4.2.4第四次小组活动:我相信我可以

4.2.5第五次小组活动:我是最棒的

4.2.6第六次小组活动:有缘再见

4.3小组活动的效果评估

4.3.1观察评估

4.3.2访谈评估

4.3.3量表评估

五、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研究成果

5.1.2研究不足

5.2建议

5.2.1家长教育

5.2.2老师教育

5.2.3国家政策

5.2.4社会资源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1:自我效能综合量表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小组组员满意度调查表

展开▼

摘要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进入城市,导致农村的生源流失严重。为了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政府提出了撤点并校政策,随之也迫使更多学生选择寄宿生活。寄宿小学生长期待在学校,家庭关爱缺失,同时如果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当,他们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解决,就会有否定自己、迷茫、逃避退缩等一些低自我效能的表现,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学习进步,所以笔者认为关注寄宿制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议题。
  本研究以呼市玉泉区X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究寄宿制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资料,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校寄宿制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得分均低于中等水平,且并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因此笔者选取四年级学生开展服务。本次小组工作介入主要是针对学生自身因素,进行服务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最后通过效果评估,发现实验组三个维度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一般自我效能感维度变化明显,这说明小组工作介入对于提升寄宿制小学生自我效能感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工作对这一群体自我效能感的实务研究作一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