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6h】

初中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对数学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认识

(一)、数学学习及其学习过程

1、数学学习

2、数学学习过程

(二)、数学课堂教学及其教学过程

1.数学课堂教学

2.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二、数学合作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教育学依据

1.内在动机激发论

2.交往需要满足论

3.认知发展促进论

4.教学交往属性论

(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引入探索和合作的情景中

三、中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研究

(一)中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的含义

1、数学合作学习

2、数学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中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的教育功能

1、在合作学习中创设氛围让学生学会体验

2、在合作学习中体验生活化数学

3、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数学的奥妙

4、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5、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中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模式

1、合作学习的形式

2、合作学习的组织

3、合作学习的评价

(四)中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方法与途径

1、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广泛参与意识

2、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施合作学习应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倾听能力的培养

4、在课堂教学中应选择恰当的合作性题目

5、优化组建合作小组

6、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四、中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的实践

(一)课堂教学实例

1、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2、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3、认识有差异、算法多样化时进行合作学习

4、内化新知时进行合作学习

5、操作实验时进行合作学习

(二)课堂教案实例

(三)实验研究

1、实验对象

2、设置实验前、后测试卷

3、实验方法和步骤

4、实验结果

(四)统计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的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本文首先提出了数学合作性学习的概念以及对合作性学习的认识,对合作性学习的培养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合作性学习的教学进行了实验与研究,从而论证了数学合作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今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若要想较为全面的实现教学目标,课堂应出现互助互动、协同合作、师生共融的场景方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身的探究获得数学过程和结果的感受、体会与理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师生共同求得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