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何占豪古筝作品中的民族元素研究——以三首作品为例
【6h】

何占豪古筝作品中的民族元素研究——以三首作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何占豪的创作与近现代古筝艺术的发展

(一)近现代古筝艺术的发展概况

(二)、何占豪艺术简介及其作品概述

二、何占豪古筝作品中的民族元素

(一)、何占豪古筝作品音乐分析

(二)、音乐题材选择的民族性

(三)、音乐语言的民族性

(四)音乐情感表达的民族性

三、何占豪古筝作品对现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作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作品演奏技法的创新

(三)作品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古筝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地,至唐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宋元时期发展出十四、十五弦筝。明清以来,社会局势动荡,筝乐日渐衰落,由于多数筝曲没有正式的乐谱,导致传统的乐曲大量流失。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筝乐才开始复苏,发展至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演奏技法的创新,八、九十年代进一步发展衍变,到本世纪开创了筝乐发展的新局面。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古筝教育逐渐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各流派之间突破地理方面的阻隔,交流日益频繁,使筝乐迅速发展,古筝艺术因此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传统演奏技法有了新突破,许多新演奏技法不断涌现。到80年代,以何占豪先生为首许多专业作曲家开始创作筝曲,他们运用现代的创作技法与创作理念,给传统筝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何占豪先生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作曲家,他创作的优秀作品享誉中外,作为现代作曲家,他始终把“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为座右铭进行创作。他的作品以优美的旋律、深刻的内涵以及古朴的风格,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创作的作品涉及不同器乐,尤其在古筝方面,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代表作品有《临安遗恨》、《西楚霸王》、《茉莉芬芳》等等。其中乐曲《临安遗恨》与《西楚霸王》突破了古筝独奏的传统演奏模式,而是采用古筝与钢琴共同演奏,使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张力,同时也提高了技术难度,何占豪先生的这些作品可以说是现代筝曲创作的一个缩影。这些广泛流传在国内外的优秀作品早已经超越了文化的障碍,使中国传统筝乐成为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美妙旋律。
  本文通过对何占豪先生古筝作品音乐形态的解析,探讨其作品在音乐内涵、音乐语言表现情感等方面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从而更好地认识何占豪先生的古筝作品为现代筝乐发展所带来的意义与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