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体性教学刍议
【6h】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体性教学刍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1章主体性教学基本理论

1.1体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1.2主体性教学理论依据

1.3主体性教学原则

第2章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主体性教学势在必行

2.1新时代的发展呼唤主体性教学

2.2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主体性教学的依据

2.3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现状

2.4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主体性教学的意义

第3章高中政治课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策略

3.1施主体性教学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3.2实施的路径

3.3实施的方法

附录

注释

主要参考书目

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宗旨和目的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我国各省全面铺开。面对改革大潮,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当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实际,转变和更新传统的教学旧模式,确立注重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可见,主体性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它的产生具有建构主义学习观、科学发展观、元认知理论、心理安全理论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确凿的现实依据。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主体性教学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全面性和活动性特征,它要求政治教师教学把握好主体性、主导性、整体性、自由活动、因材施教和创造性原则。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阐述当中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高中生进行“不喜欢的思想政治课”、“不喜欢思想政治课的原因”、“喜欢的思想政治课”等问题的调查得知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厌学”、“累学”、“疑学”,这既不符合高中生心理方面具有的社会性、动荡性和自主性特征,也违背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这大大降低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若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好主体性教学,教师必须要采取出正确的策略和措施,包括恰当处理好出现的主要问题;选择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