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化学教学认知冲突策略研究——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
【6h】

高中化学教学认知冲突策略研究——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研究的意义

1.2相关问题的探讨

1.2.1认知冲突相关问题的探讨

1.2.2科学概念教学相关问题探讨

1.3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文献资料查阅详情

1.3.2国内文献综述

1.4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4.2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1.4.3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1.4.4学习动机理论

2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设计

2.1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意义

2.1.1体现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

2.1.2促进问题情境的形成

2.1.3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2.1.4实现概念的有效转变

2.1.5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2.1.6创设化学教学的最佳时机

2.2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原则

2.2.1真实性原则

2.2.2主动性原则

2.2.3简单性原则

2.2.4启发性原则

2.2.5建构性原则

2.2.6层次性原则

2.2.7连贯性原则

2.2.8不确定性原则

2.3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方法

2.3.1通过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发认知冲突

2.3.2通过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反差引发认知冲突

2.3.3通过化学实验引发认知冲突

2.3.4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与对话引发认知冲突

2.3.5通过典型例题引发认知冲突

2.4学生认知冲突的解决

2.4.1承认认知冲突的必然性

2.4.2联系实际生活解决认知冲突

2.4.3运用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

2.4.4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3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应用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3.1实验方法

3.1.1实验对象分析

3.1.2研究方法的选择

3.2实验材料

3.2.1教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3.2.2离子平衡的教学目标

3.2.3实验教学片段的选取

3.3实验内容记录及评价

3.3.1片段一: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

3.3.2片段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3.3片段三: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3.3.4片段四:碱溶液稀释时pH的计算与分析

3.3.5片段五: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仪器

3.3.6片段六: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

3.3.7片段七:盐类水解的主要影响因素

3.3.8片段八:盐类水解的应用

3.3实验结论

4反 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认知冲突是指一种不平衡状态。在一定情境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现实的情境不相适应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便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同化(即新的知识被原有的认知结构接纳)或是顺应(即新的知识迫使原有的认知结构转变为新的认知结构)。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者和研究者都越来越关注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自主建构。在对教材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认知冲突”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自主建构。因此,笔者将认知冲突结合化学教学做了一项研究,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了解对于认知冲突在教学中的应用前人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途径。
  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得出认知冲突的理论基础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四大理论。
  第三部分是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对实际应用时如何设计认知冲进行探讨,包括引发认知冲突的意义、原则、方法和有效解决认知冲突的方式。
  第四部分是笔者本次研究的重点部分也就是实践部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又对理论进行完善。笔者本次的实践研究是在“离子平衡”教学内容中创设认知冲突,通过课堂观察记录教学效果。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适用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因此,笔者采用教学片段的记录方式对认知冲突在“离子平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记录并分析。
  第五部分是反思。结合理论分析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