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级阶段外国留学生会话篇章衔接研究
【6h】

高级阶段外国留学生会话篇章衔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会话篇章衔接概述

第一节 会话篇章的界定与相关概念

一、会话篇章的界定

二、连贯、话语标记与衔接

第二节 会话篇章衔接手段的分类

一、汉语语篇衔接手段的分类

二、本文的分类

第二章 高级阶段留学生会话篇章衔接手段使用情况考察

第一节 词汇手段

一、复现

二、同现

第二节 语法手段

一、照应

二、省略

第三节 逻辑手段

一、广义因果类

二、广义并列类

三、广义转折类

四、话语标记类

第三章 高级阶段留学生会话篇章衔接手段偏误考察

第一节 词汇衔接与语法衔接

一、名词复现与代词照应之间的混用

二、照应词之间的误代

三、省略手段的误用

第二节 逻辑手段

一、遗漏

二、误代

三、冗余

四、错序

第四章 高级阶段留学生会话篇章衔接习得规律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 即时口语会话篇章衔接特点及产生原因

一、特点

二、产生原因

第二节 对汉语会话语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教学前期准备

二、教学具体过程

三、教学策略运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考察高级阶段外国留学生即时口语会话篇章的衔接手段使用情况,分析偏误类型并分析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教学建议。本文将会话篇章衔接手段分为: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逻辑手段。词汇手段包括复现和同现;语法手段包括照应和省略;逻辑手段包括广义因果类、广义并列类、广义转折类和话语标记类。
  通过对词汇衔接手段使用量及正确用例的考察,发现:1.复现出现频次明显多于同现;词汇复现中,原词复现使用量占优,词汇同现中,反义关系同现占优。2.总体看来,外国留学生的词汇衔接手段正确率较高,学生较易习得。
  通过对语法衔接手段使用量及正确用例的考察,发现:1.照应手段频次多于省略手段;照应手段中人称照应使用量占优,名词性省略在省略手段中使用量占优。2.留学生能够运用丰富多样的具体衔接词,但其不平衡性仍然表现得十分显著;同时,定语省略的习得状态较其他类型凸显化石化的特征。
  通过对逻辑衔接手段使用量及正确用例的考察,发现:1.连贯类、并列类、因果类和转折类使用频次较高;具体衔接词或格式使用量方面,单用的远多于成对使用的;各类型中最常用和最不常用的衔接词,使用频次差异显著。2.外国留学生逻辑衔接语正确使用率最低的是目的类,学生不易习得。同时,外国留学生话语标记类正确用例中,前置类远多于后置类。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为了开启新一轮的话题,说话者往往采用承上启下式的应答。而说话者不自信或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时,往往采用后置话语标记。
  通过对词汇衔接与语法衔接偏误的考察,发现:1.通过考察,发现高级阶段留学生口语篇章衔接手段的偏误类型主要集中于词汇手段中的名词复现与语法手段中的代词照应之间的混用、照应词之间的误代以及语法手段中省略手段的误用。2.人称代词之间的误用主要集中在第三人称代词误用为第二人称代词这一种类型。说明说话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将对方当做对面的说话者,或者自己模拟讲述的情境,也说明说话者对于第三人称的指代掌握度欠佳。3.省略手段偏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该用定语省略却用照应手段>该用主语省略却用照应手段>该用宾语省略却用照应手段。造成该用定语省略却用照应手段偏误用例较多的原因可能是:说话者为了将事例阐述清楚,往往会添加主语的限定语,使听话者更了解自己的讲话意图,从而容易造成定语省略不足,表达意思啰嗦。(2)该用照应手段却用主语省略>该用照应手段却用宾语省略>该用照应手段却用定语省略。造成该用照应手段却用主语省略偏误用例较多的原因可能是:说话者为了表达中心含义,往往只注重话题中心词,使听话者通过语义的理解围绕某一中心词进行联系,从而容易造成主语省略过度。
  通过对逻辑衔接偏误的考察,发现:外国留学生的偏误率高低依次为:逻辑衔接遗漏类>冗余类>误代类>错序类,说明这一阶段外国留学生对于结构复杂的逻辑衔接词掌握存在一定局限性。留学生汉语水平有限,即使已学习到了高级阶段,表达仍会产生漏洞,当说话者的注意力着眼于表达内容时,易造成逻辑衔接使用不当,同时,口语表达转瞬即逝,此时留学生不易及时发现表达上的错误,难以进行准确的会话修正。
  在以上发现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阶段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教学前期准备阶段,适当增加口语课,对应衔接部分设置教学重难点。2.教学具体过程中,教师需逐一击破重难点,将教学体系化;具体训练时,设置合理强度的训练量,避免机械性训练模式,根据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分配课堂实际操练机会,保持训练方式多样化,调动学习积极性;反馈时,教师必须提出有效性反馈及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偏误。同时,将教学点贯穿进习题讲解中。3.此外,运用“渗透策略”提前培养留学生对汉语会话篇章衔接部分的学习意识;通过“句群切入策略”减小习得难度,实现“句本位”到“语篇本位”学习的转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