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育即规训”——福柯的教育观述评
【6h】

“教育即规训”——福柯的教育观述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二、国内外对福柯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福柯生平及其思想概貌

一、福柯生平

二、福柯其文其思

三、福柯理论的全景观

四、为什么说福柯是隐匿的教育家?

第二章 福柯的微观权力观及“权力——知识”命题

一、传统权力观和福柯的微观权力观

二、微观权力的特点

三、微观权力运作的机制

四、规训权力的三种形式

五、规训社会的形成

第三章 福柯的教育观述评

一、知识观:知识是非客观的,教育是多元而繁复的文本

二、主体观:消解大写的主体

三、师生观:微观权力折射出师生关系的多重解释

四、学生观:森严的规训与控制抑制学生的创造品质

五、目的观:不存在先验的、统一的目的

六、规训化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 福柯的教育观对当代教育研究的启示

一、从批判教育学看福柯的教育观

二、对知识的重新认识

三、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福柯的教育观进行了述评。福柯为我们留下了有关主体、话语、规训、微观权力等众多的思想瑰宝。他的著作中虽对教育的阐述篇幅不多,其关于“知识-权力”、“规训技术”等命题也并非专门指涉教育领域,可是其研究的内容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研究的空间,其“规训”思想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学术话语。因此,研究其教育思想有着现实意义。文章论述了微观权力的主要特点以及福柯的“知识-权力”命题的主要涵义,并对福柯的教育观进行了述评,最后从批判教育学的角度讨论了福柯的教育观对当代的启示。当前,我们的教育是充满“规训”意味的;知识是“非客观”,打上权力烙印的;权力在教育场域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规训作为一种权力运作技术,其运行形式主要有: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考试)。通过一种自动的、连续的权力运行方式,一种对教育空间的划分,对教育时间的切割,无所不在的纪律和处罚以及一整套规范化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区分和裁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福柯教育观的主要内容。知识观:知识是多元而繁复的文本,具有非客观性;主体观:消解大写的理性主体;规训教育造成学生的异化和同质化;不存在先验的、统一的教育目的。从中发现了知识-权力的合二为一以及教育中存在的“压抑与控制”模式,可以得出“规训教育”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制器”教育的结论。批判教育学派的教育主张与福柯教育思想有相同之处,二者都探求教育中的意识形态的踪迹,教育所具有的规训特征,知识的非客观性,知识-权力二者的合谋。当前教育学研究取向中的重新审视教育中的政治因素,重提知识的有用性与合法性,重新认识教师角色等研究视角的转变,可以说明福柯对当代教育学研究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