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性引领教育——幼儿教育变革路向探寻
【6h】

天性引领教育——幼儿教育变革路向探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 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梳理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天性:教育的“自然法”

一、人类天性的两种形态--基于哲学史的考察

(一)先天理性:“观审”态的天性

(二)生命意志:“践履”态的天性

(三)“心”“性”分疏及辨证关系

二、教育之重心:心智?性智?

(一)“性体”承载人性之重

(二)“性智”承载教育之重

(三)彰显天性:性智培养之前提

三、天性在教育坐标中的位置:回顾与探察

(一)天性完全缺位:教育即灌输

(二)天性为遗传基础,教育乃上层建筑

(三)尊重顺应天性,教育仍非为天性而设

(四)天性引领教育:命题的尝试提出

第二章 天性引领教育--一个幼教命题的证明

一、“天性引领教育”之内涵

二、天性引领教育--何以可能

(一)天性的历史性

(二)天性的方向性

(三)天性的主体性

(四)对一个专门问题的回答

三、天性引领教育--何以必要

(一)教育应超越对社会系统的病态适应

(二)外部权威引领教育之隐患

(三)彰显天性才能从根本上引发人的创造性

(四)儿童的天性与天权不容违背与践踏

四、天性引领教育--适用之规限

第三章 天性视阈中传统教育路向之省思

一、塑造人-成全人:两种教育路向之对比

二、传统教育路向人性假设之窄化

三、传统教育路向教育重心之偏置

第四章 幼儿教育变革:路向之辨明

一、天性为本--幼儿教育须秉持“自然法”

(一)天性引领教育:让孩子真正不输在“起跑线”上

(二)幼儿教育应为儿童天性成长保驾护航

(三)幼儿园应真正成为儿童天性成长之“园”

二、幼儿教育应坚守其学科形态的独立性

(一)幼儿是“性情人”而非“理智人”

(二)“幼儿教育”必须相对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

(三)作为艺术形态的幼儿教育

(四)不“教”之教:幼儿教育应重在“养性”之道

三、幼儿教育应遵循“具身认知”的根本原则

(一)幼儿认知的高“具身”性

(二)反对幼儿“离身认知”

(三)不“做”不学

(四)不“体”不认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类天性是自然史赋予人类物种的先天倾向性。天性是先在的,教育是后来者。这种“先在”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更是逻辑上的。作为逻辑先在的人类天性乃教育之“自然法”。教育应免于对“自然法”的违抗与僭越,教育应随时接受“自然法”的检视。
  广义的人类天性具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在西方哲学的语境中表现为“观审态”的先天理性和“践履态”的生命意志;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则表现为“心”与“性”。先天理性是人类“认识”所以可能的依据,可称之为观审性的“认识心”;生命意志是人类天性的狭义所指,表现为践履态的“性向”与“性好”。两种形态的天性中蕴涵着两种不同的智慧形态:“心智”与“性智”。两种形态的天性--“心”与“性”之间具有“性”为体,“心”为用的内在辨证关系,两种形态的智慧间亦呈现为“性智”为本,“心智”为用的基本样态。传统教育的重心定位于“心智”之发达,这是对人类天性的一种窄化,本质上说是一种“事功”性教育。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人性建设,“性智”应成为教育活动的重心所在。
  天性在教育理论体系中经历了一个从“完全缺位”到“渐趋中心化”的演进过程。大致经历有三个阶段:天性完全缺位教育即灌输;天性为遗传基础教育乃上层建筑;尊重天性顺应天性,教育仍非为天性成长而设。天性应最终在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据有“光源性”的中心地位,“天性引领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天性引领教育”作为一个基本命题统领有以下三层内涵:人类的教育活动应当由人类的天性而不是外在于“人本身”的任何功利性目的来引领;教育应接受天性的引领,要与天性保持基本的同向性,教育不应在天性的方向之外自创方向;天性引领下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做充分实现自身天性的“真人”,做具有高度“主体性”和高度“创造性”的人,而不是病态适应的“工具人”。
  教育改革必须依据人的天性。天性引领的教育之路承载着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光明前途。幼儿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天性引领教育”这一根本路向--幼儿教育应为儿童天性成长保驾护航;幼儿园应成为幼儿天性成长的自然之“园”,游戏之“园”,快乐之“园”;幼儿教育应坚守其学科形态的独立性,幼儿教育应重在“养性”之道;幼儿认知应坚持“具身认知”的根本原则,不“做”不“学”,不“体”不“认”,体验、体会、体认、体悟应成为幼儿认知的基本路径。幼儿教育只有坚持天性为本,儿童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