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实践研究
【6h】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理论探讨

2.1 核心概念

2.1.1 同伴

2.1.2 同伴互助学习

2.2 同伴互助学习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群体动力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2.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2.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第3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的整体设计

3.2 调查的实施以及对调查数据的处理

3.3 调查研究的结果及启示

第4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设计和实践

4.1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实施原则

4.1.1 目标性原则

4.1.2 互助性原则

4.1.3 实践性原则

4.2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路径和方法

4.3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初步实践和效果分析

4.3.1 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初步实践

4.3.2 实践效果分析

4.4 案例剖析

4.4.1 曲线运动

4.4.2 楞次定律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因此,转变并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互助、探究”的课堂模式,实现教师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灌输者向学习引导者进行转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参阅较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进行了理论探讨,加深了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针对笔者所在农村高中的同伴互助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第三,在建构主义理论等指导下,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原则和路径;第四,开展了同伴互助学习的实践研究,讨论了实践探索效果,给出了“曲线运动”和“楞次定律”的案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