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动者网络理论观照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电影“撞车”的翻译为例
【6h】

行动者网络理论观照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电影“撞车”的翻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1 Nature and Constraints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1.2 Previous Subtitle Translation Study

1.3 Thesis Layout and Methodology

Chapter 2 Actor Network of Movie Subtitle Translation

2.1 Basic Ideas of Actor Network Theory

2.2 Actors in Movie Subtitle Translation

2.2.1 Technical Actors

2.2.2 Translator as a Mediator

2.2.3 Cultural and Social Actors

2.3 Actor Network of Movie Subtitle Translation

2.3.1 Translator in Focus

2.3.2 Dialogue between Translator and Source Subtitle Author

2.3.3 Dialogue between Translator and Target Subtitle Audience

2.3.4 Consultation with Techn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Actors

Chapter 3 Case study

3.1 Introduction of the Sample Movie

3.1.1 Some Comments on the Sample Movie

3.1.2 "Crashes" and the Theme of the Movie

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Crash through the Actor Network

3.2.1 Replacement with Neutral Expressions

3.2.2 Replacement with Chinese Idioms

3.2.3 Explication of the Implicature

3.2.4 Supplementation

3.3 Some Translating Errors

3.3.1 At Linguistic Level

3.3.2 At Cultural Level

Conclusion

Summary

Limitations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Works Cited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对电影字幕翻译领域研究的一次新的探索。目前国内对于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大都是从字幕翻译的技术层面出发或是用各种学派的翻译理论进行指导,在翻译研究逐步进入了建构主义范式阶段并开始重建新的翻译理性这一历史背景下,本文顺应这一趋势,尝试用一种新的视角进行观察,即用社会学领域的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来探求电影字幕的翻译。 行动者网络理论最初被应用于科学社会学领域。这一理论强调:在知识生产过程中所有参与知识生产的行动者均是研究者的研究对象,非人类因素与人类因素的界限以及所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区分应该被打破。研究者应该采取同等原则对待它们,看待它们对构建新知识所起的作用(黄8)。在这一理论中,“行动者”是广义的,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和力量,它们可以是任何的东西,如经济、意识形态、历史环境等等。“网络”,由特定关系实体构成,它们之间没有预设关系,其性质和关系有网络来定义。网络不仅由人类,而且由机器、动物、文本、金钱与建筑物等组成。行动者网络就是由诸多不同的、互动的行动者通过异质工程建立起来的联系,行动者网络并非外部世界中预定行动者的简单组合,而是由具有不同利益、身份、角色、功能、位置的行动者构成,它们在网络中重新得到界定。只有在相互利益关系“转译”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一个稳固的网络。 影视字幕翻译在中国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尝试性地提出翻译的生产过程也类似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知识生产过程,并将“行动者网络”理论用于对电影字幕翻译进行研究。本文指出,当国外影片被引进中国时,由于媒体翻译自身的特殊性,在影视字幕翻译活动的网络中,行动者除了包括与一般文本翻译相同的因素如原文文本、译者、译文文本、读者(观众)之外,还包括特殊媒介制约下的技术因素、时空限制、信道、符码转变规则以及文化背景、影视审查制度、意识形态、观众期待等各种因素。在面对不同字幕时,各个异质行动者将会被征召进字幕翻译的网络,它们之间不存在对立或矛盾的关系,各个行动者将被赋予相应的任务,共同运作,直至产生稳定的网络。在字幕翻译的网络中,译者尤其起到连接并协调各个行动者的作用,他们把从外文影片生产国引进的原版电影在本地语境中与新的信息、思想观念、生产技术等相连接,做出相应决策,产生翻译策略,生产出新的中文字幕。 本文将第78届奥斯卡获奖电影“撞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进入字幕翻译的黑箱,展示这一影片是如何运用通过行动者网络的运作而生成的翻译策略,成功地产生出一个能被观众所接受的字幕,促使影片能够被中国观众所接受并欣赏。在这一部分,通过本文的分析,作者提出了四种翻译策略:用中性表达替代原文表达,用中国习语替代原文表达,阐释隐喻意,增补。最后,作者强调运用此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展望了其发展空间,同时指出:本文是一次在翻译研究发生了多次转向后对翻译方法做出的有关探讨,在跨学科的框架中研究翻译的同时,翻译实践与规范仍需给予重视,研究者仍然需要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的探索上进一步深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