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晚明艺术观念研究
【6h】

晚明艺术观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厘定与学理背景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晚明艺术观念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晚明社会转型及其对艺术的影响

一、封建专制统治日渐式微

二、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二节 晚明文化转型及其对艺术的影响

一、回归自我:“心学”的特殊功能

二、儒道释“三教融合”与世俗化及其对晚明艺术的影响

三、虚浮空疏的时代风尚与传统价值体系的解体趋向

第三节 崇尚自由:文人的心态转向

一、文人俗化

二、闲乐自适

三、任情纵欲

第二章 晚明以“情”为内核的艺术本性及其时代意蕴

第一节 晚明艺术本性的情感内核与形式意味

一、晚明艺术本性的情感内核

二、晚明艺术的感性形态和形式意味

第二节、晚明门类艺术中的情感本性

一、晚明诗词古文等文学艺术的情感本性

二、晚明书画艺术的情感本性

三、晚明音乐、舞蹈和戏剧艺术的情感本性

四、晚明园林建筑艺术与情感之关系

第三节 晚明艺术情感本性的时代内涵

一、富有晚明时代色彩的文人情致

二、饱含时代审美趣味的世俗情趣

第四节 以情融理:晚明艺术情感本性的时代价值

一、“主吟咏,抒性情”:晚明艺术观念对情感本性的丰富发展及其时代特质

二、“独抒性灵”:晚明艺术观念对主体情感意识的高扬

三、“寄意于时俗”:晚明艺术观念对世俗情感的关注与肯定

第三章 晚明艺术功用的娱乐观念及时代特性

第一节、“文以自娱”:晚明艺术观念对娱乐价值的追求

一、晚明艺术功用观念的变异

二、晚明艺术功用的娱乐观念

第二节 晚明艺术娱乐观念的时代内涵

一、“悦性弄情”、“以文自娱”:晚明艺术自娱娱人的娱乐功用

二、“宣郁导滞、畅性发灵”:晚明艺术的自我慰藉和补偿功用

第三节 晚明艺术娱乐观念的时代价值

一、任情适性、自娱自适:晚明艺术功用的价值取向

二、“吾自适吾适”:晚明艺术娱乐观念对自由生命的向往及其悲情色彩

第四章 晚明艺术创作观念与艺术个性之彰显

第一节 “师古崇雅”与“师心尚俗”:艺术创作门径的纠结

第二节 “化工说”“本色论”“性灵说”:对“本色”“意趣”的追求

一、“化工说”:艺术“本色”论争之开启

二、艺术创作观念对“本色”的追求

三、艺术创作观念对“意趣”的追求

第三节 “戾家”与“行家”:对艺术创作主体的探求

一、“戾家”与“行家”观念之由来

二、艺术创作观念对“戾家”与“行家”之探求

第四节 “画分南北宗”:艺术流派的风格分析

一、“画分南北宗”命题的提出

二、“画分南北宗”的思想内涵

三、“画分南北宗”的理论价值及意义

第五节 “自由游戏”:晚明艺术创作观念的时代个性

第五章 晚明艺术观念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价值

第一节 晚明艺术观念的时代精神

一、主情思潮与浪漫主义精神

二、个性解放与主体意识觉醒

三、市民趣味与世俗倾向

四、多元融合与雅俗并举

第二节 晚明艺术观念的历史价值

一、以情反理和任情娱适

三、追求“以丑为美”的浪漫审美之旅

四、逡巡于雅俗之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艺术观念的研究是艺术史研究的重心所在。艺术学理论视阈下的晚明艺术观念的研究,就是把晚明艺术观念放到元代以后甚或整个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大背景以及晚明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定背景下,综合运用艺术学理论和跨学科等多种研究方法,考察晚明社会转型对艺术活动的展开和艺术观念的生成之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横断切入,通过对晚明重大艺术现象和艺术事实的考察,亦即通过对晚明艺术本质观念、创作观念和功用观念的考察和深度解析,探索晚明艺术观念与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三维互动,挖掘晚明艺术观念发展演变的内外部动因,揭示晚明艺术观念的共通性和一般规律;再作纵向梳理,揭橥晚明艺术观念在整个中国古典艺术史上的历史价值。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复杂的一个时代。政治的腐朽衰微与商业经济的繁荣共存,专制统治的强化与个性解放思潮的兴盛同在,其间复裹挟着心学的广泛流行和虚浮空疏的时代风尚,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文化的淘洗激荡和思想文化界的骤然转捩,导致人们审美观念的大变迁。晚明,时代审美开始由艺术审美转向生活审美,大众审美趣味渐渐成为主流,生活艺术化风尚逐渐形成,由此而导致审美情感与艺术观念发生重大变异。 晚明艺术观念极富时代特征。艺术本性观念方面,晚明人秉承中国传统艺术以“情”为内核的艺术本性,把情提升到艺术本体的高度,赋予情以新的时代内涵,在艺术观念与活动中标举情性,高扬主体意识,肯定世俗情感,推动了市民文艺的繁荣和主情浪漫文艺思潮的高涨;艺术功用观念方面,情被作为艺术作品美学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准则,传统意义上“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等艺术重于政治教化的社会功用观念式微,转向对其审美情感和娱乐价值的追求,“文以自娱”观念被广泛提倡,艺术自娱娱人的娱乐功用及其自我慰藉和补偿功用成为功用观念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取向,其“自适吾适”的娱乐观念体现出晚明文人对自由生命向往的同时,也折射出其特定时代的悲情色彩;艺术创作观念方面,艺术被视为自由游戏的工具和手段,艺术观念与创作中追求自然与本色、崇尚意趣与性灵、对戾家与行家等创作主体的探讨以及画分南北宗等,多是基于自由游戏观念对艺术个性的强调,艺术家的审美情感、生命意蕴和主体精神在游戏观念中得到进一步彰显而表现得更加充盈、丰满和自由,同时在市民文艺的繁荣和主情浪漫文艺思潮高涨的推动下,艺术创作随受众的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艺术观念与活动均向着世俗化、个性化和趣味化流动。然至明末,崇实致用思潮兴起,审美和艺术观念均发生重大变异,艺术的社会功用观念重新得到关注。 晚明特定的历史时代赋予其艺术观念以特定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价值。主情思潮与浪漫主义精神、个性觉醒与主体意识的高扬、突出个性与人欲的表露,以及艺术观念与活动中的以情融理和世俗趣味等,成为此一时期艺术精神的主要意蕴。文人艺术家在艺事中标举情性、任情娱适,游戏于有法与无法、他律与自律之间,逡行于雅与俗之中,而艺术观念中对世俗丑怪的关注更丰富了“以丑为美”的浪漫审美之旅的追求,于是艺术的社会功用观念几乎被抛在一边。凡此种种,说明晚明艺术正走向全面复兴,艺术观念也趋于全面成熟,以其鲜明的时代精神,有力地推动着中国艺术由近古向着近代化变革的方向迈进。

著录项

  • 作者

    吴衍发;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艺术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徐子方;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艺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