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研究
【6h】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研究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一、问题提出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历史溯源

(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困境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三、研究操作

(一)提出设想

(二)集体讨论

(三)初步实践

(四)阶段小结

(五)再次实践

(六)总结提升

第二部分 研究成果

一、构建了口头表达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

(一)理论依据

(二)活动形式选取的原则

(三)活动形式的基本特点

(四)基本形式类型

二、探索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赏析观摩法

(二)以身示范法

(三)真枪实弹法

(四)师生互动法

(五)日积月累法

三、明确了口头表达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手段

(一)有效的即时点评

(二)阶段性的横向比较

(三)人性化的纵向比较

第三部分 基本经验和成效分析

一、基本经验

(一)对教师的要求

(二)对学生的要求

二、实践效果

(一)本研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二)本研究对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展开▼

摘要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纽带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而语文课程的生命线就在于语文实践活动。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许多教育家思想家都对“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视,许多教育家对活动课的功能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但是纵观我国的语文教学,语文实践活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观念有失偏颇,普遍忽视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出现偏差,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体系,片面强调实用功能;沿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语言实践和语感训练的机会,加之以考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了语文教学同生活实践分裂,导致语文课程文化功能流失,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高。
   为了深入研究并推广口头表达语文实践活动,本教研组于2008年1月成立课题组,申报并立项了本课题研究。历经一年半,基本达成了预期目标:构建了口头表达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确立了口头表达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方法;明确了口头表达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手段。
   研究与实践表明,本研究得到了师生普遍的肯定,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学生的仪态,总体上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研究也提高了教师指导水平,填补了指导空白。
   当然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减轻老师的负担,降低学生的压力,保证学生的参与面等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