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操纵理论探析政治文本翻译之文本外因素: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6h】

用操纵理论探析政治文本翻译之文本外因素: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Chapter Four On Political Texts and Their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ase Study: Exploration of the Extratextual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2010

Chapter Six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传统的翻译学把翻译仅仅看作是文字间的纯语言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继而是“权力转向”,研究者们自此跳出了纯语言学研究的藩篱,将目光转向文本之外的层面,试图探究和揭示影响翻译的幕后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操纵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勒菲弗尔提出了“操纵”这一概念,并指出语言只是影响翻译的一个元素,而整个翻译过程将受到更多语言之外的多元因素的操控。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政治文本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体现一国的大政方针,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甚至世界发展趋势,因此其译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政府对外宣传的成功与否。在中国,政治文本翻译一向由中央编译局,新华社等专业外宣部门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译本的日后研究确保了质量及权威性。
   本文以操纵理论为框架,采用描述解释的研究方法并选取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进行试探性的对比分析,旨在揭示意识形态这只“无形之手”和赞助人这只“有形之手”以及诗学等文本外因素在政治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本文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分析这些语料,将勒菲弗尔的三要素操纵理论运用到汉语这一环境中去考量,以检验其效度和适用度。
   本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政治文本翻译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操纵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章:首先介绍操纵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权力转向”,然后主要论述本文的理论框架: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并分析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三个操控要素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第四章:对政治文本翻译的特点、种类及研究路径进行简要论述。第五章:个案研究。重点剖析“三要素”是如何影响政治文本翻译过程,尤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初步研究表明,由于政治文本地位的特殊性,其翻译离不开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观的操纵;同时,赞助人在文本选材和审核,公布阶段也发挥了重大决策作用。第六章:结语部分。总结此项研究的意义,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