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顺应论视角下中美外交发言人语用含糊对比研究
【6h】

顺应论视角下中美外交发言人语用含糊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Data Collection

1.4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about Pragmatic Vagueness

2.2 Research about Diplomatic Language

2.3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daptation Theory

3.2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

3.3 Four Angles of the Study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Vague Word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Spokesmen’s Remarks

4.1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tion

4.2 Adaptation to the Context

4.3 Dynamic Process of Adaptation

4.4 Consciousness Salience in the Adaptation Proces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语义学角度讲,含糊可解释为一个有多种语义解释的词或者句子;而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含糊语指在言语交际中,在说话者有能力使用明晰的表达方式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特定点交际目的,说话者有意识地选用了含糊间接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的语言现象。语用含糊广泛被发言人使用,以满足他们不同的交际需要。
  本文以为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对中美新闻发言人答记者中涉及的语用含糊进行对比。并主要研究以下问题:中美外交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使用的语用含糊语的类型是什么;在答记者问过程中,中美发言人所使用含糊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为了更好的对中美新闻发言人的语用含糊策略进行研究,本论文作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和美国白宫网各随机抽取了部分语篇作为语料。首先分析了发言人从词汇和句子层面语用含糊的使用。而在语境关系顺应方面,重点分析了语用含糊对于三个世界的顺应,即: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以及社交世界。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整理,得出以下结论:出于面子或礼貌等方面的考虑,语用含糊被外交发言人广泛使用在外交语言中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在模糊语的使用方面,中美双方在词汇层面的使用都多于其在句子层面的使用。并且中方发言人在句子层面模糊语的使用多于美方,而美方在词汇层面的含糊语使用则多于中方。通过对中美外交发言人的语言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发言人想表达的真正含义,这一点对我们在理解外交语言时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