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6h】

初中生社交焦虑及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社交焦虑

1.2 社会支持

1.3 自我效能感

1.4 三者的关系

2 研究的构想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程序

3.4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初中生社交焦虑的描述性研究

4.2 初中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5 讨论

5.1 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发展特点

5.2 初中生社交焦虑、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

6.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个体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儿童是社会发展的后续力量,儿童身心发展因此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初中阶段也称为青春期,这段时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加速期,身体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步达到成熟,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不断发展,但速度相对平稳,由此而造成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一般来说,儿童社交焦虑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影响儿童与同伴间的正常交流,阻碍他们的人际沟通,而且会对其社会化和个性的发展产生危害。中学生正处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关键性发展阶段,中学生社交焦虑对生活的影响需要得到重视。托德·詹姆士曾直接指出,社交焦虑是一种最普遍的儿童心理问题,但却被当成了小儿科的问题,最晚被公认。目前国内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研究不多,结合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两个因素来进行的焦虑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研究想系统的研究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发展特点,为解决初中生社交焦虑提供帮助。
   人本主义罗杰斯认为,儿童会不自觉地将原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会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而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的一部分,与焦虑情绪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一样,对社交焦虑有一定的影响,提高社会支持,加强自我效能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体的社交焦虑。为了给现实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更可信的依据和信息,学者们开始对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之间可能起到的中介作用加以研究。本研究试图探讨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这两个因素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通过研究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积极影响以及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咨询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使用社交焦虑与回避问卷,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选取来自长沙、株洲、邵阳的5所中学学生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共715份,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1)初中生整体的社交焦虑检出率高于常模,需要得到重视。其发展特点是:初一学生的社交焦虑情况最严重,超出了常模范围,其次是初三,唯有初二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处于常模范围之内。初中生社交焦虑在年级、学校类型上存在差异。(2)初中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都能很好的预测社交焦虑,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自我效能感是初中生社会支持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变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