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限定副词“就”和“才”的习得偏误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6h】

限定副词“就”和“才”的习得偏误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语料来源

1.2.1 语言本体方面的研究

1.2.2 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

1.2.3 语料来源

1.3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2 限定副词“就”和“才”的比较

2.1 “就”和“才”的语义比较

2.1.1 “就”的语义特征

2.1.2 “才”的语义特征

2.1.3 两者的语义特征比较

2.2 “就”和“才”的句法比较

2.2.1 “就”的句法特征

2.2.2 “才”的句法特征

2.2.3 两者的句法特征比较

3 限定副词“就”和“才”的偏误分析

3.1 语料提取说明

3.2 偏误类型

3.2.1 限定副词“就”的偏误类型

3.2.2 限定副词“才”的偏误类型

3.3 偏误成因

3.3.1 从“就”“才”的本体角度考虑

3.3.2 从教材或教师讲解角度考虑

3.3.3 从学习者和学习策略的角度考虑

4 限定副词“就”和“才”的教学设计

4.1 教材分析

4.2 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副词“就”和“才”近些年来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由于二者义项繁多,且在汉语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整理“就”和“才”的本体研究现状,通过偏误分析,总结出留学生在习得“就”和“才”时出现的偏误及其偏误成因,最后提出有效的教学设计。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目的、意义和对象等,对“就”和“才”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本文出现的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词典对“就”和“才”的语义做出的规定,比较两者在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的异同。第三章结合HSK语料库中关于“就”和“才”的偏误进行具体分析,将“就”和“才”作为限定副词产生的偏误进行分类,探讨其偏误成因。第四章根据前文中“就”和“才”的本体研究和偏误分析,总结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关于“就”和“才”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此类副词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