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人力资源权益的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研究
【6h】

基于人力资源权益的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长沙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相关概念

1.2.1人力资源会计

1.2.2人力资源权益

1.2.3人力资源价值

1.2.4人力资本

1.2.5人力资产

1.3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思路

第二章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

2.1西方经济学理论及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2.1.1西方经济学理论

2.1.2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2.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

2.3科斯理论

2.4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会计理论

2.4.1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

2.4.2将人力资源价值量化与分离出来

2.4.3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体系

2.4.4人力资源会计符合传统的会计假设

2.5国内人力资源产权理论

2.5.1人力资源是构建社会基本组织和经济权力的中心

2.5.2人力资源的产权及其特征

2.5.3劳动者应当拥有企业的剩余权益

第三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1研究现状

3.1.1国外研究现状

3.1.2国内研究现状

3.2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

3.2.1存在的问题

3.2.2问题的症结所在

3.2.3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第四章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制度设计

4.1人力资源成本开支范围界定设计

4.2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设计

4.3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账务处理的设计

4.3.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账户的设置

4.3.2人力资源投资的摊销期限和各期摊销金额的确定

4.3.3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账务处理

第五章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制度设计

5.1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设计的分析

5.1.1对人力资源不完全价值计量设计的分析

5.1.2对人力资源完全价值计量设计的分析

5.2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的设计

5.2.1人力资源对企业产出的贡献价值计量设计

5.2.2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设计

5.3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账务处理的设计

5.3.1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账户的设置

5.3.2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账务处理

第六章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制度设计

6.1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恒等式的设计

6.2人力资源权益会计计量的设计

6.2.1人力资源补偿权益的计量

6.2.2人力资源收益权益的计量

6.3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设计

6.3.1人力资源参与收益分配比例问题

6.3.2人力资源参与收益分配的方法

6.3.3企业亏损、破产责任的承担

6.4人力资源权益会计账务处理的设计

6.4.1人力资源权益会计账户的设置

6.4.2人力资源权益会计账务处理

第七章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整体设计及信息披露

7.1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整体设计

7.2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披露

7.2.1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7.2.2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设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人类社会已跨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财富的分配依据。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的,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必然对会计也产生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加人WTO,中国企业将无可选择地面对全球竞争的格局,传统的竞争优势物质资源已不再能以稀缺的、不可替代的方式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人力资源成为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确认人力资源的价值,反映人力资源权益,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本,将是企业绩效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会计应研究的新课题。 现行会计的权益理论中,只是承认物力资本权益,而不认可人力资本权益,只肯定物力资本所有者的补偿保全和收益分享权,而不正视人力资本承载者的补偿保全之外的收益分配权。现行会计的这种做法极大地打击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 鉴于上述原因,本文以体现人力资源权益为出发点,围绕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即: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有针对性地对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尝试构建了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和会计报告四个部分的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并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1.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源权益的计量研究;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价值会计、权益会计的帐务处理研究;3.人力资源会计报表的改进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在中国学术界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工作尚未展开,设计适合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对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人力资源要素作出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能促使《企业会计制度》的核算体系和核算方法日臻完善和发展。由于作者能力水平有限,设计工作只作了初步尝试,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