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研究——基于教师教育学科的视角
【6h】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研究——基于教师教育学科的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教师教育模式是教师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是教师教育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过程要素的统一。在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理论思潮及国内教师教育实践迅猛发展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地方高师院校纷纷实施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范式的自觉转型,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大学化和综合化,成为时代历史变迁的潮流。传统的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教育模式有着自己的制度保障及运行方式,但转型中的教师教育,新的模式尚处于探索与完善期。原有的师范教育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科专业设置及建设、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等,在向以终身教育思想、教师教育一体化等教育理念为内涵的教师教育转型过程中,被置于教师教育这一开放的语境中,被赋予了诸多新的内容和意涵。教师教育新模式因之而具有了创新性,个性化的特征。地方高师院校在诸多内外部转型动因的推动下,积极展开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本研究基于对地方高师院校转型期这一特定阶段的思考,将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分为两个发展期,即“趋大学化”教师教育阶段和“大学化”教师教育阶段。当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就处于这样一种向大学化教师教育过渡的阶段。它必然具有自身由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特殊性和问题。通过对地方高师院校和大学化教师教育模式的比较,揭示出地方高师院校质的“实然状态”就在于学科学术水平及教师教育学科学术水平的“双低”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矛盾之争。然而,教师教育的本质特征只能是培养和生成教师、促进教师的发展。在这个教师教育的核心职能或者说核心目的观统辖下,教师教育不存在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他们只是教师教育这一事物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我们在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应该是通过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分段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科水平不低的情况下,确立教师教育的学术地位,并研究如何提高“师范性”的学术水平的问题。而当前教师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为教师教育学科地位及合法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正在发展中逐渐走向成熟。在此学科背景下所展开的关于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教师教育模式研究才有了明确的落脚点,或者说坚实的平台。
   本研究正是基于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的这一视角和问题,提出了改革教师教育学科教学机构设置的构想。传统的教学机构划分都是以学科为依据,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具有教学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而此时的教师教育作为学科的地位尚未建立起来,因而只能依附于各专业学院或者系。这样一来,偏重于学科水平的提高,“老三门”不光陈旧,而且成为了公共课,教育类课程比例偏少,教育实践缺乏,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学生的管理也与教育学院或者教育系关系不大。从改革这一不合理组织机构设置为切入点,提出了建立以“教师职业专业化”为导向的学科教学机构的构想,旨在培养地方化的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职业教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