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读者美学接受为导向的文学翻译:Lyricsv Alley(excerpts)翻译实践报告
【6h】

以读者美学接受为导向的文学翻译:Lyricsv Alley(excerpts)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Works Introduction and Task Description

1.2 Procedure Description

1.3 Theoretical Support

Chapter 2 Reconstruction of Linguistic Flavor

2.1 Substitution

2.2 Addition

Chapter 3 Characterization

3.1 Domestication of colloquialism

3.2 Restoration of actions

Chapter 4 Deliver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4.1 Paraphrase

4.2 Annotat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Appendix 1 Source text

Appendix 2 Target text

Appendix 3 List of terms

The Author’s Practica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Years

展开▼

摘要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笔者的《抒情小巷》(节选)的英译实践为基础,对此次翻译任务的过程和完成情况进行介绍、分析和总结。本报告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文学翻译中,在读者对源语文化较陌生的情况下,如何观照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提高译作可读性。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主要遇到的主要难题包括:如何再现原作语言风味;怎样将原作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在译入语中完整重现;以及如何传递原作的文化内涵。本报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语言层面,文化背景和人物特点,并结合对该小说前两章的具体翻译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最后,报告发现,要想提高译作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译者应该,首先,不仅要准确表达原文语言所包含的信息要素,还要完整传递美学要素。在此,译者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了替代法与增译法,尽可能兼顾语言表达的信息要素和美学要素。其次,须将原作中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在译入语中进行还原。针对这个问题,译者主要运用了口语归化处理,以及举止动态还原。再次,译者通过采用释义法和加注法,在两门不同的语言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帮助读者跨越文化障碍,更好地领略异质文化。
  本文发现,在审美期待理论指导下,结合文本特点,分析目标语读者对译作语言表达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审美需求,采用归化的文学语言和适度异化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译文的可读性。本报告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接受美学指导下,文学翻译研究中目标语读者对文本的重要意义,为其他译者提供可批评和借鉴的翻译思想和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