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深圳
  • 出版时间: 2005-08-16

主办单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俄罗斯文学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现在所说的俄罗斯文学,既包括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古典文学,又包括此后的苏联文学(苏联文学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特定阶段),以及苏联解体后的当代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时间跨度长、涉及领域广、影响程度深。从接受的层面看,经历了清末民初的早期译介、五四时期的“俄罗斯文学热”、50年代的全面接受、60年代中后期的相对冷却、改革开放后的新热潮、90年代的理性调整等几个不同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文学思潮影响、文学接受影响、文艺政策影响和文学精神影响等方面。研究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影响,对于全面认识中俄文学关系,反思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认清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化影响的积极意义和负面作用,调整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指导方针,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许多评论家都曾指出《雷雨》在题材上明显受到欧里庇得斯的影响,因为曹禺和欧里庇得斯一样,是描写妇女问题、家庭问题和两性问题的好手。但《雷雨》在悲剧主题和精神方面,主要是受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影响。 熟悉《雷雨》的人都公认,《雷雨》受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群鬼》构思的影响,曹禺先生自己也承认外国戏剧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易卜生,如果这一前提能够确立,我们便能演绎出曹禺与索福克勒斯在精神上有一定的联系的结论。德国评论家罗曼·沃尔纳尔考证的结论认为在精神和感情上,易卜生和索福克勒斯是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索福克勒斯在那个时代也可以说是戏剧方面一个希腊的易卜生。
  • 摘要:@@美国在遭受“9·11”袭击之后的几天里,所有电视台都停播了广告,以示悲痛。几天后,电视媒介又恢复了往日的嘈杂景象。对于广告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研究,这件事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广告对于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第二,广告隐含着不那么严肃的东西,它说的是欲望。
  • 摘要:@@程抱一(Francois Cheng)是华裔法国诗人、小说家、翻译家。他的文艺论著《中国诗语言研究》和《虚与实:中国绘画语言研究》是法国文化人几乎“人手一册”的必读书。他有关法国文学的译述成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他的诗集线装本《双歌集》成为读者的“抢手本”。2001年,他因全部作品而获得法语文学大奖。2002年,他又进入法国最高学术机构——法兰西学士院。几十年来,程抱一致力于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被称为“东西方之间的摆渡人”。本文主要探讨程抱一是如何以理论和实践来达到中西方文化的沟通的。
  •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诞生一百多年来,关注它的人很多,但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有人关注它的评奖过程是否公正,有人关注评奖机构如何把握它的评奖尺度,有人关注它与自己民族文学的距离,有人关注获奖作家的各方面成就,等等。而当我们把它放在跨文化文学研究的语境中时又发现,诺贝尔文学奖的跨文化特征也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人们在这里可获得新的研究生长点。
  • 摘要:@@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立足于现实世界道德、伦理的人生哲学,在这一点上,它与可以借用西方哲学概念进行有效阐释的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道家关于世界本体的看法、认识论的观点以及辨证的思想所显示的哲学体系,可以用西方哲学的概念进行有效阐释,并且足以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的“轴心时代”观点提供理论依据。比如,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柏拉图的“理念说”就有着极其惊人相似的哲学内涵,这就使得二者的比较在本体论上拥有了共同的基础。柏拉图的“理念说”“模仿说”在其后的中世纪被教会哲学和基督教神学所利用,“绝对理念”随即成了创造万物的上帝;道家虽然在其后没有演绎出一个绝对上帝的概念,但“道”与“耶”的比较或对话基本上仍是西方哲学层面上的,或者说,这种比较容易用西方的哲学概念纳入西方的哲学体系。
  • 摘要:@@在19世纪的英美作家中曾出现过一种以往被人忽视的现象,这就是对东方文化的青睐。这是他们在批判随着工业革命而致的人的异化,随着商业文明时代到来而致的普遍的功利性,追求精神意义的文学艺术受到了严重的侵蚀时所看到的另一个出路。唯美主义本身就是与这种批判精神相关,因此,在王尔德身上这种可以称为“东方情结”的特征也是很突出的。
  • 摘要:@@加拿大和美国是山水相连的北美邻国。两国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都曾是大英帝国的前殖民地,英语均是官方语言之一,人口构成都含多种族裔,两国都幅员辽阔(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经济发达,等等。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却更明显:美国在18世纪下半叶与宗主国英国开战而获得独立,而加拿大以“自治领立国”(1867年)获不完全独立则比美国晚了几乎一个世纪,而且直到1931年才成为与英国平等的英联邦国家之一。迄今,美国已发展成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咄咄逼人,常在别国国土上惹出战事;而加拿大却一直与原宗主国英国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又生活在强邻美国的阴影之中,加拿大人给人以谦虚、谨慎、实际、平和的印象,他们常受联合国委派去战乱的国土上维持和平。
  • 摘要:@@一百多年来,比较文学总是与“危机”结伴而行,在新千年交汇之际,它又进入了“危机”状态。其“危机”重重的原因,在于它跟民族主义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一旦其过于明显地呈现出民族主义“症状”,便马上招来一片诘难声;而“一旦从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这样的关键问题上分离出去,比较文学马上便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本文试图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对两者这种暧昧关系的状况与根源进行一番梳理和探讨,并对其进行一些尽可能客观的评述。
  • 摘要:@@授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沃尔夫冈·伊塞尔(Walfgang Iser)提出了一个与作品有关的读者概述,这就是“潜在读者”(implied reader)。“潜在读者”“既体现了本文潜在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的实现”,“‘潜在读者’既非现实的读者,也非理想的读者,而只是一种可能出现的读者,一种根植于本文结构中、与本文结构暗示的方向吻合的读者”,“他是活在作家心中时时缠绕并干预、参与作家创作的读者”,“是作家想象出来的他未来作品的可能的读者”。
  • 摘要:@@基督教和犹太教是同出一源,但又格格不入,不容混淆的两大世界性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两千年来的冲突,犹太人遭受的多次集体迫害都与两教的教义冲突有关。因此,非犹太研究者,特别是习惯于基督教术语思考者,必须时时警惕文化错位,避免用基督教解读犹太教内容,引起误导。但事实是,我们有很多人,包括一些翻译、研究犹太文学的人并不清楚两教的差别。在一些基本的术语、概念上用基督教教义翻译、解读犹太教内容,产生了及其严重的后果。本文拟以辛格的翻译、研究为例,展开讨论,原因有三。
  • 摘要:@@当一个词语、一种话语从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从原生地移植到异国文化语境中时,会发生什么遭遇?美国当代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借用“旅行理论”(travelingtheory)这样一个比喻象征的概念,形象地描述了理论以及思想在国际文化环境中从此地向彼地运动过程中是如何被借用、挪用、接受和拒绝的。解构主义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d)在《跨越边界:关于理论的翻译》(Border Crossings:Translating Theory)一书中将理论的翻译称为对理论的背叛,翻译是将一个东西从它所属的渊源中完全移植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文学理论也是如此,每一个核心术语都蕴含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译的。显而易见,当代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型就是把翻译放在一个广大的文化语境中,审视译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如文化误读与创造性阐释、信息增添与信息失落等。翻译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写作形式,而不再是一种次要的、边缘的、附属的行为。
  • 摘要:@@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年)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他出生在都柏林的画家家庭,很早就显露出诗歌创作的天赋,一生创作不辍,其诗歌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1923年,“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叶芝被瑞典学术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苇丛中的风》(1899年)、《塔堡》(1928年)、《旋梯及其他》(1933年),剧作《胡里汉的凯瑟林》(1902年)、《库胡林之死》(1938年),短篇小说集《隐秘的玫瑰》(1894年),哲学散文《幻景》(1925年、1937年)等。
  • 摘要:@@一、引言 考察中西方翻译思想史,我们发现,从翻译研究的语文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到解构主义阶段,人类的翻译研究深受哲学理论的滋养。其中,20世纪50年代以后,哲学领域内先后发生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更为翻译研究大大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视野,也为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翻译研究在丰富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显得活跃、繁荣。然而,在异彩纷呈的翻译研究背后却隐藏着理论的危机。各理论流派立足于各自的学科基础,从不同侧面所揭示出的翻译活动的某些规律和特性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翻译这一极其复杂的人类活动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属性。在各种翻译观念影响下的翻译实践也因此呈现混乱的局面。曾为翻译研究提供大量理论基础的西方哲学也在当代陷入了困境,许多哲学家对“哲学的终结”这一命题予以了肯定。翻译研究的窘境和翻译实践的困惑使翻译理论工作者不得不去思考“翻译研究向何处去”的问题。
  • 摘要:@@我国元代是戏曲的繁荣时期,在前朝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杂剧这种戏剧形式形成了,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剧本,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西厢记》的故事流传至今,男女主人公一波三折的爱情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个故事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还有女主人公莺莺的侍女红娘。红娘为莺莺和张生牵线搭桥,活泼大胆,从容机智,终于促成了女主人的婚事,成全了一对有情人。
  • 摘要:@@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文学理论范式难以为继,在域外(主要是西方)文艺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更新传统的话语系统,成为必然。 采用何种行之有效的话语策略来探讨百年来中西文化交融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转换,学界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全球化与区域化和本土化、解构与建构是当今包括比较文学领域在内的文学界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对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视点,用不同方法进行理论探讨,各有启发,但也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惑。我们将返回近代以来原典话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学术语的引入、转化、发展的研究,从语言学、社会学、哲学诸层面来综合切人这一问题。
  • 摘要:@@唐王度的《古镜记》是一篇值得注意的唐传奇。它在阅读史上的经久不衰在于它较早地涉及到了一个文学意象:古镜。汪辟疆先生指出:“古今小说纪镜异者,此为大观矣。” 一、第一种他者:第三者 要想深刻地理解镜子这一意象,必须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器”这一术语。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器”往往与“道”一起提及,这对范畴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颖达《正义》对之解释道:“道是五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以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己上者谓之道,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
  • 摘要:@@面向21世纪,回顾比较文学的百年历史,缺乏独到的研究对象,是对比较文学持彻底怀疑论者最为有力的证据;文学比较不是比较文学专用的研究方法,是反对比较文学成为学科者最为自信的理由;比较文学缺乏一以贯之的哲学基石,是支持比较文学者最为根本的担心,也是国际比较文学长期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不利于沟通、对话、交流的根本原因。所有这些,都是比较文学理论建构与学科设限难以回避的问题,也是长期制约着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瓶颈。如今,随着对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龙文化的比较文学精神特质的明确与定位,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 摘要:@@2005年10月29日到11月2日,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20周年的纪念日。这个日子,对中国比较文学三代学人,尤其是对亲历、目睹其成立、创建、发展风雨历程,像本人这样作为发起参与筹备者,这个日子,更是令人难忘、兴奋、鼓舞。回想当年,承蒙首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杨周翰先生厚爱,赐函邀我和我所在学校为发起单位。使我有机会亲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创建、成立的历程,目睹三代中国比较文学学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冷暖艰辛,体会其中的甘苦滋味。中国比较文学创建发展之路,正是几代学人的汗水与智慧,远见与卓识,学识与精神,团结与奋斗铺就的艰辛之路。有感于此,难以释怀,总想说点自己的想法,并就教于学界诸贤和好友。无以名之,只好名为“关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吧。
  • 摘要:@@比较文学是文科院校的“专利”,如今,它走进了理工院校的校园,因为汉语言文学已经或正开始在理工院校生根,开花,结果。比较文学是汉语言文学的“专利”,如今,它走上了公共选修课的课堂,因为在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它正在扮演着一个全新而充满活力的角色。然而,就在比较文学一步步地走近理工院校的时候,一些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 摘要:@@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历来是我国比较文学界所乐于探讨、重视探讨的课题,我国前辈学者开拓性的建树大多也集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如范存忠、钱钟书、方重等之于中英文学关系,吴宓之于中美,梁宗岱之于中法,陈诠之于中德,季羡林之于中印,戈宝权之于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等等。比较文学在中国复苏、拓展的20年来,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则是推进我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支撑领域,也是本学科取得最多实绩的研究领域。它所获得的这些丰硕成果,被学术史家视为真正“体现了‘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的特色和成就”,而作为我国比较文学复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以显著、厚重的篇幅载入了史册②。
  • 摘要:@@中国和印度是东方的两个文明古国。它们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世界的崛起,中国和印度落后了,逐渐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面对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两个东方巨人从沉睡中醒来,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开始它们艰难的近代历程。在东、西文化的剧烈冲撞和“救亡图存”“独立自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中国和印度的一批敏感的诗人,或低吟、或高亢,或兴奋、或悲伤,写作了一篇篇富于民族激情的诗作,形成各自近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诗歌潮流。 中、印近代民族主义诗歌以确立民族自我为宗旨。怎样才能实现这一宗旨?中、印近代诗人从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 摘要:@@19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扩张的日益加剧,政治制度、科学技术落后的东亚各国普遍面临着亡国绝种的空前危机。为救亡图存,各国竞相效法欧美,开始全面改革。由于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具体国情的不同,各国应对危机的方法、道路和所取得的实效也不尽相同。但从“史”的角度来看,中、日等东亚国家存在着一个共通的现象:掀起“文言一致”运动,以此为契机全面引进西方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尤其是中、日的“文言一致”运动为两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建立国民国家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文言一致”是我们学习东亚近代史,尤其是近代文学史必然首先遇到、必须予以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 摘要:@@检视过去一个世纪的中外文学交往史,人们不难发现,俄罗斯—苏联文学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尤为密切。俄苏文学作品曾滋养了我国几代文学工作者,俄苏文论与批评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格局、理论批评、创作实践以及存在状态、运作方式、发展走向等各个层面,都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就这一影响的历史结果而言,无疑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中国文学固然获益良多,但同时也颇受其害。从中国文学作为接受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对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还是对于20世纪俄苏文论,我们都有过许多偏离、误读和遗落。这一文学接受史的经验无疑是值得认真予以总结的。
  • 摘要:@@人类有史以来,文化迁徙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就一直存在,这导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根本就没有纯粹的文化,各种文化多多少少都带有杂交性,居于一定文化之中的人的身份也相应地呈现混合性特征。近代人类历史上出现殖民形态之后,殖民者的自行移人与被殖民者的被强行移出,致使文化身份的混合现象更为突出。20世纪中期之后,虽然不少殖民地国家先后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但是清除拥有强势话语的殖民国家文化渗入的痕迹,即在精神上解殖的过程并非朝夕之功,前殖民地国家的知识分子们在后殖民时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的身份诉求与身份焦虑,这种现象在地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出现了移位的移民,尤其是移民作家身上体现得更为强烈。
  • 摘要:@@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样古老。作为—种文化交流的媒介,翻译在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置疑地起到了推动作用。无论是自两汉至元初逾1200年的中国的佛经翻译,还是始于公元前3世纪之《圣经》翻译的西方翻译史,都证明了翻译活动始终伴随着人类从初级走向高级,从愚昧走向文明。翻译活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展,成为任何文化引进外来知识和观念的最直接途径。“但正因为翻译推动的是一个从外而内、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所以从本土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永远是边缘性的活动。”而学科的划分则完全是科学迅速发展的产物,无论是比较文学还是翻译研究,都不例外。从学科史的角度来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历史比翻译研究要长。
  • 摘要:@@2002年6月入选法兰西学院(l'Acad é mie Francaise)院士的法籍华人程抱一以作家、诗人、翻译家、艺术评论家的身份为世人所知,但事实上,程抱一的名字也曾出现于国际汉学史著作,他的一些作品被作为汉学研究成果而为国际汉学界所瞩目。程抱一曾从事汉学研究,曾是一名“汉学家”,这一事实鲜为人知。
  • 摘要:@@死亡是摆在当代中国人眼前的现实。一大批诗人、艺术家、作家和批评家或自杀或病故或被谋害。海子于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戈麦于1991年投河自尽,顾城于1993年杀妻自缢。1989年,28岁的诗人骆一禾卒于脑溢血。著名女作家戴厚英于1996年在家中惨遭杀害。1997年,著名作家王小波猝死于心脏病发。坠楼自杀者有老作家徐迟、年轻的文学研究者胡河清、知名的海德格尔研究专家宋祖良等;投环自杀者有文艺批评家吴方、著名画家苏葆桢等。2007年10月4日凌晨,时居云南昆明梁源三区的湖北籍年轻诗人余地,在家中自杀身亡。2007年1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余虹跳楼自尽,轰动一时,震撼中国学界。这些真实的死亡事件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投下浓重的阴影,同时也引发了大量反思自杀现象的评论文章和文学作品。
  • 摘要:@@一、西方意象中的“中国风味” 西方意象派诗人,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很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风味”的新颖、清新的诗歌。而在上个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新诗”运动,是在英美意象派诗人向中国诗学习的结果,很多英美意象派诗人的创作活动和诗学理论都对中国古典诗抱有极大的兴趣,他们的诗和诗学充满“中国风味”。中国诗歌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主观情思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思想感情化,具体化,蕴涵丰富的内容。同时可以创造新颖奇特的艺术形象或意境,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西方意象派奠基人、著名诗人庞德(Ezra Pound,1885~1972)说:“正因为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人们才不辞繁难去翻译中国诗歌。”庞德还改写和翻译了很多李白、王维等的诗,编了一本《神州集》出版,被认为是对西方诗歌“最持久的贡献”。
  • 摘要:@@《雕鹗堡》《长明灯》《红花》分别属于端木蕻良、鲁迅、迦尔洵②的短篇小说,创作时间依次是1942年11月、1925年3月、1883年。三篇小说在叙事结构与悲剧意向,象征手法与象征功能上,都体现了深刻的异形同构关系。 一、文本解读 《雕鹗堡》,发表于1942年12月15日王鲁彦主编《文艺杂志》(桂林)第二卷第一期。据端木蕻良自己介绍说雕鹗堡是个地名,而且确有其地,那是他1932年参加孙殿英部队在绥远宣传抗日的时候居住的地方,故事是按照那儿曾经发生的事情来写的,可见,故事的底本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基础。不过,我们在阅读这篇小说的审美反应中,很自然的会把故事描述中的事件、情节与感情放大开来。
  • 摘要:@@欧美作家中堪与中国的蒲松龄相比较的非止一人,但往往只限于某一方面,而在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的,则莫过于爱伦·坡。蒲松龄生于1640年,爱伦·坡生于1809年;蒲松龄生于中国,爱伦·坡生于美国;蒲松龄生于淄川乡下一个弃儒从商但家道渐落的东方农家,爱伦·坡生于波士顿一个夫妻离失生活艰难困窘的流浪艺人之家;无论时代、国别、社会人文各方面的不同,在他们的身上必然留下许多的异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许多重要方面所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 摘要:@@诚然,俄尔甫斯主义诞生于希腊,但是它的内在价值及其世界观在某些方面却接近佛教和道教。程抱一对这种思想的类似十分敏感,他将俄尔甫斯之道与禅之道变成了他自己的观点。这种选择在生命和伦理学的连续性中确立,不是中断东西方交界处的联系,而是获得了完满的结果。他的诗歌基础得以在这种二元论中奠定。因此有两种道(voix/voies):禅之道和俄尔甫斯之道。尽管两者之间有差别,但我仍然相信揭示了二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点,两者都要求歌手经受走向“虚化”的过程。俄尔甫斯之道就像禅之道一样,目的是为了“形成思想上的光芒”。俄尔甫斯主义是出于精神主宰肉体的净化要求。俄尔甫斯的生首先是一种重视灵魂的身后命运的生。死亡不是自身的完结,它打开了通向精神主宰的道路,通向真正的“方死方生”。程抱一的一些著作所阐明的正是这种基本的连续性。它们表达了人的结局的缓慢过程,走向它在永恒世界的最终完成。
  • 摘要:@@一、小说叙事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安全问题 指出中西小说叙事中存在着应引起小说学界深人思考的道德安全问题,是不是在危言耸听?让我们先看两个例子:(一)当代美国作家托马斯·哈里斯创作的小说《沉默的羔羊》,因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而举世闻名,可他对“食人魔”汉尼巴尔博士的形象塑造,却是让读者产生道德迷惘的典型例证。在小说中汉尼巴尔沉着、冷静、知识渊博而又足智多谋。特别是在电影叙事中由于安东尼·霍甫金斯的出色表演,观众无不被“食人魔”汉尼巴尔博士所吸引,且达到了既敬畏又迷恋的程度。一个食人恶魔却使人一点儿也无法对其产生憎恨之情,反而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以至于抓捕他的女警察,职业道德沦丧,爱上了这个“吃人犯”(喜欢吃人脑)。(二)杀人犯拉弗卡迪在法国作家纪德的叙事里,是—个冷漠可爱的罪犯,他以谋杀来表达他的自由道德。记住是用剥夺无辜生命来换取杀人犯自己的道德快乐。因此,布斯困惑地说:“读者都是头脑中有罪恶的凡人;他们很有可能沉溺于一种对拉弗卡迪的道德的快乐自居——因为纪德‘坚持要’我们同情他。
  • 摘要:@@近年来,陕西女作家叶广芩的创作之丰令人瞩目。她先后创作、翻译作品三百多万字,并有多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有多部作品获奖。叶广芩在日本期间。用外语创作的散文也曾刊登在国外的报刊上,其中《太阳的故乡》获日中文化交流“读书奖”。文学界的评价道,叶广芩自从事专业创作以来,创作呈现出成熟的喷发态势,其近期作品每一篇均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和《新华文摘》转载,被评论界喻为“叶广芩现象”而受到关注。叶广芩的作品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日本文学评论家秋野修二在《中国文学的改革开放》一书中,多次提到叶广芩的作品。叶广芩的作品在短时间内已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与接受。
  • 摘要:@@维克多·谢阁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作家,曾先后多次来中国,并创作了很多与中国相关的作品,最著名的有《古今碑录》《历代图画》《勒内·莱斯》等。而程抱一是20世纪下半叶去法国的中国作家,现居法国,其创作涉及诗、画、小说等,并于2002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成为四十位不朽者之一。两人是文化交流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跨文化旅程正好形成了轮回。之所以将两位生活时代不同、彼此互为目的地的作家放在本文里来探讨,既是秉承谢阁兰在《论异国情调》中所说“在一个球体上,离开一个点,已经是开始靠近这个点”,更是源于程抱一在1978年谢阁兰百年诞辰的学术会议上的发言:一切出发都是一种回归,而回归又是一次新的出发。回归和出发已经没有界限,两人在跨文化交流中只是不同时代中作为个人媒介的代表,已经超越了国族的区别。
  •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坐标上,为程抱一先生准确定位却并非易事。在具体研读这位法籍华裔著名学者作家的作品过程中,我们无法回避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只有在围绕着这些问题思索并且试图给出开放式的解答时,才有可能深入作品内部及作者的内心世界。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认同、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等方面提出某种研究的思路和多元理解的可能性。
  •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学术界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景象,那就是不少当代国际级的文化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像埃文·佐哈尔、德里达、福柯、埃科、斯皮瓦克、尼南贾纳等,都不约而同地对翻译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并对翻译发表了相当独特而又深刻的见解。而与此同时,国际译学界一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像詹姆斯·霍姆斯、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勒菲弗尔、劳伦斯·韦努蒂、西奥·赫曼斯等,也从各自的立场纷纷强调,“翻译并非在两种语言的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两种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语境下进行的。译者作用于特定时间的特定文化之中。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文化的理解,是影响他们翻译方法的诸多因素之一”。
  • 摘要:@@引语 1675年,德莱顿说过,变化是人的第一需要,符合人生规则(Dryden said,“As a man,I must be changeable)。“人”是意义的起源,这一点是葛兰西的术语“常识”的核心要旨。翻译是一种“人文主义”活动,该过程的实践主体——译者的作用日益彰显。译者现身的说法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众多意义链的联结,使作者逐渐缩小直至隐身。原文所指和译文能指可以渐译渐远的离析观点成为重复翻译实践中的基本概念。
  • 摘要:@@在本雅明之前,传统批评将波德莱尔与浪漫主义和瑞典神学家斯维登堡的“通感”神秘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一个遁入白日梦、崇高与理想之中的诗人。本雅明在一系列关于波德莱尔的论文中重铸了波德莱尔的形象和诗学。他首次把波德莱尔看作是典型的现代人:远离人群,流离失所,阴郁乖戾。与此同时,他强调了《恶之花》(LesFleurs du mal)所具有的双重性和否定性,认为波德莱尔的诗歌以复杂的方式反映了明显存在于工业和商业产品中的历史断裂。
  • 摘要:@@唐代文学家李华留下来的赋有四篇,即《含元殿赋有序》《哀节妇赋有序》《望瀑布泉赋》和《木兰赋并序》,它们全部为《文苑英华》所收录,可见它们都是唐人所作辞赋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从文类学(genology)的角度出发研究李华的赋,也是我们全面认识李华文学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之幕,是在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大潮中掀起的。它以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我们注意到,对新文学及文论生成的研究,外来文化与文学的影响已是有目共睹,自不待言,但以法国的视野为主轴,以中法两国近现代文学的诗学建构为参照基点,来阐释中国现代诗学生成的内部继承与外部吸纳,尤其是让文本说话,特别是胡适创建民族国家诗学文本,对法国近代诗学生成的参照以及其他奠基性文本的法国视野,给我们提供了研究中法两国近现代诗学建构相似性的契机。于是,本文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回溯中国现代文学及诗学建构的起点,去追问中国现代诗学生成的内外文化资本的作用。从而来反思与展望,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中国现代诗学怎样继往开来,怎样通过诗学的主体建构,来实现文化的竞争,从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 摘要:@@近代以来,“大众文学”“文艺大众化”等批评术语从日本横向移植传入中国,直面中国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化的多重洗礼,在20世纪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势中,其陈述主体、指摄对象、语义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本土化特色。“大众文学”“文艺大众化”与“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市民大众文学”相涵容,又与“国民文学”“平民文学”“革命文学”“普罗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以及工业社会中的“大众文化”等互摄互动,共同构成了具有强烈政治精神取向意味的“大众话语”,成为20世纪中国主流文论话语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话语资源,同时也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最迫切的人文理想。
  • 摘要:@@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交通通信工具的发达,文化交流的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也就成为必然。并且,100多年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实践也已经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预示了更为开阔的前景。虽然比较文学这样一个学科发展至今还未臻于完善,一些学者也在不断地提出各种质疑,但身处这样一个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要完全回避和拒绝这个学科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如何去接受这个学科就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令人瞩目的焦点。
  • 摘要:@@北美新华文文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加拿大,或赴上述两国留学、访学、经商、打工、陪读等的华人依据其特定的国际性的移徙和迁居经历创作出来的以小说为主的华文叙事文学。为了研究的方便,本论文对上述定义从六个方面进行限定,即该文学的区域空间设定为美、加两国,时间限定在新近20余年,创作群体限定为中国大陆的出国者,创作题材设限为移徙、流散和迁居异国的经历,创作的语言手段是使用汉语,创作的代表性文体则主要指小说。上述对北美新华文文学在内涵和外延上的界定,可以使之明确归属于海外华文文学中区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文学类型,从而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研究对象。需要说明的是,北美新华文文学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之中,上述种种设定仅是为了方便本论文阶段性研究的展开。
  • 摘要:@@在外国文学教学研究领域,关于18世纪初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形象的论述,往往只是着眼于对这个人物作为一个“真正资产者”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的冒险精神、创业精神的歌颂和殖民掠夺性的批判,而对于鲁滨孙形象与古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样就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鲁滨孙形象的意义。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即可明显感到,小说中流露着浓厚的宗教意识,况且,作者在小说的原《序》中还特别指出了它与宗教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他说:“述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处处采用质朴和严肃的态度,并且在叙述时别具慧心,把一切事迹都联系到宗教方面去: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教导别人,叫我们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敬重造物主的智慧。
  • 摘要:@@洛蒂(Pierre Loti)这个名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读者中已不陌生。在我国广为流传的代表作有《菊子夫人》(音乐剧《蝴蝶夫人》据此改编)、《冰岛渔夫》。事实上,为西方人熟知,表现与中国深沉关系的作品《北京最后的日子》(1902)在上世纪同期已由我国现代象征派诗人李金发先生陆续译出,题为《北京的末日》,曾连载于1930年至1931间的《前锋月刊》上,后于1989年更名为《在帝都——八国联军罪行记录》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 摘要:@@文化一词的宽泛和复杂表现了人类历史和生活状况本身的复杂性。而英文的“culture'’是从古法文和拉丁语"cult ū ra”和"colere”过渡而来,当时可以表达“耕种、居住”等词义,直至今日,“culture”一词按照权威辞书的用法,依然含有“土壤的耕作、某一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等词义。而这种有机的耕作和培育等用法随着人类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的改变,逐渐发生了扩延,转而主要意指人类在自然和精神领域中的积淀和成就,即主要是指“诸种艺术以及其他人类智慧成果的展现。”如“对艺术及智慧的崇尚或产品;艺术、文学、风度等精致品味;由教育或培训得到的提升;文明的某一阶段或形式;文化群落”等等。这实际上已经转而指向某一群体在历史进程中人类精神的社会建构。
  • 摘要:@@自江永“女书”这一特殊的文化被揭示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女书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遗产,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文学、语言学、文字学、民族学、考古学、美学等方面对女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而研究者对女书从人类学的角度的关注还不够。本文将把女书置于人类学中尤其是女性人类学中来考察,从女书所蕴含的多样性特质来探讨女书的人类学价值,为人们认识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