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目的论视阈下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恐龙当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6h】

目的论视阈下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恐龙当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任务来源

选题意义

作品简介

第一章 《恐龙当家》文本分析

1. 《恐龙当家》文本特点

2.《恐龙当家》翻译难点

3. 译者采用的翻译理论

第二章 译者的翻译策略

1. 忠实原文,适当归化

2. 贴近读者,译出童趣

3. 适当增删,不求愚忠

4. 艺术重构,去表存真

第三章 《恐龙当家》项目实践总结

1. 项目实施过程

2. 项目质量评估

3. 项目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恐龙当家》(12-22章)原文1

2.《恐龙当家》(12-22章)译文2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展开▼

摘要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笔者的《恐龙当家》(节选)的翻译实践为基础,对此次翻译任务的过程和完成情况进行介绍、分析和总结。此外,报告还将进一步研究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采用的翻译理念,同时笔者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和译本的特殊性,结合《恐龙当家》的翻译案例,分析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技巧。鉴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学地位和译本的目的,译者有必要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引下,关照译入语读者的审美趣旨和阅读习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发挥译者的翻译自觉和文化自觉,用儿童的思维模式和审美特点去审视原文,再用小读者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语言去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从而再现原作的风格和儿童情趣,提高译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使得国外儿童文学作品在异国土壤焕发崭新的魅力。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序言对本次任务来源、原作品以及研究的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阶段,通过分析原文本的语言特点梳理出此次翻译过程中的难点,介绍目的论这一翻译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介绍笔者如何在目的论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发挥笔者的文化自觉,通过归化、异化、删改、创造性对等等翻译方法再现原作的风格和儿童情趣。第四部分,对此次的翻译实践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浅谈了对文学类文本翻译的一些收获和感想,期望为以后其他译者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