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句管控视角下现代汉语“在+V”与“V+着”的比较研究
【6h】

句管控视角下现代汉语“在+V”与“V+着”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0引论

0.1研究范围

0.2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0.2.1选题缘由

0.2.2研究价值

0.3研究方法和思路

0.4语料选择

0.5已有研究回顾

0.5.1关于“在”和“着”的研究回顾

0.5.2关于“在+V”和“V+着”的研究回顾

1.“在+V”和“V+着”的句法分布及替换

1.1“在+V”和“V+着”的句法分布

1.1.1“在+V”的句法分布

1.1.2“V+着”的句法分布

1.2“在+V”和“V+着”的替换

1.2.1“在+V”与“V+着”的替换

1.2.2“V+着”与“在+V”的替换

1.2.3小结

2.“在+V”和“V+着”的比较

2.1“在+V”格式中的V

2.2“V+着”格式中的V

2.3“在+V”和“V+着”的格式义

2.3.1几组概念的辨析

2.3.2“在+V”的格式义

2.3.3“V+着”的格式义

2.4“在+V”与“V+着”之比较

2.4.1相异之一:前景与背景

2.4.2相异之二:“表述性”与“描写性”

2.4.3相异之三:“话语独立性”与“话语依存性”

2.4.4定语位置上的“在+V”和“V+着”

2.4.5“在”和“着”的语法意义

3.余论和结语

3.1余论

3.2结语

附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V”和“V+着”两种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很普遍,两者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在使用上存在着一些纠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是一个难题。以前研究者的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了“在”和“V”上,这两种格式本身倒很少有人关注到,目前也还没有见到对这两种格式进行专门比较研究的文献。 鉴于以前研究中的启示和局限,我们抛弃过去那种对“在”和“着”语法意义的揭示来说明问题的方法,而是反跳出来,把“在+V”和“V+着”看作整体的格式,以“句管控”理论为指导,对两种格式进行比较研究。我们认为这两种整体格式的研究将为“在”和“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两种格式的格式义的揭示也对“在”和“着”语法意义的归纳提供依据。 文章考察了两种格式的特点及其替换规律,分析了句法机制对两种格式及替换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两者的格式意义及其表达上的差别。认为两种格式存在着“前景与背景”、“表述性与描写性”、“话语独立性与话语依存性”上的差别。文章在两种格式意义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在”和“着”的语法意义。最后是文章的总结和一点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