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1世纪第四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
21世纪第四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

21世纪第四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西宁
  • 出版时间: 2007-09

主办单位:青海民族学院

会议文集:21世纪第四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从传统语法到结构语法都是着重于对语言结构的描写.生成语法声称应该从对语言事实的描写进入到对语言规律的解释,描写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两种不同的倾向,它们是语言科学深入发展和繁荣的不可或缺的两翼。它们不能互相替代,也不互相排斥,不是此是彼非的关系,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两翼必须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当代汉语研究有两大应用领域: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信息处理,本文介绍现代汉语框架语义分析系统研究。语义分析的主流始终是沿着谓词逻辑的分析路子不断深入的,以Fillmore的Case Grammar(格语法)为代表的配价语义分析的路子,是汉语语义(句义)分析的主流。语义研究发展到了目前的阶段,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人的语言理解是依靠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语言知识库,建立在仿生学原理上的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装置同样需要建立各种知识库,语义分析处理则必须建立数据库形式的语义知识库,从语义的角度描述词语、句子、语篇中的语义内涵,将语义分析的知识构成网络。
  • 摘要:本文提出了句子的三层结构假说,针对句子的三层结构的三层分析法。三层结构假说既是关于句子的理论模式,也是认识句子、分析句子的方法论、理解与分析程序。由此出发,应区分句子不同层次的成分及其组织原则,才有可能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纯化,从而得出不同对象的、真正符合事实的语法规律,而不是研究一个混沌一团的“语法”。循此思路得到的语法特点不再是孤零零的、毫无联系的几个特点,而是有层次的语法特点及其系统。
  • 摘要:推断语气副词“果真”绝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陈述句中,常与表不确定推测类语气副词共现。它的语义包括了对事实或事物发展状况的确认和存疑两种完全相悖的语义,所指对象既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 摘要:语言的去留是“吹尽黄沙始现金”,新的表达形式会与旧形式竞争,竞争的结果可以是旧形式的消亡,也可以是新旧形式的互补、靠拢或融合从而在新的情况下实现表达的精细化与概约化,这个过程漫长且规律性与偶然性并存。rn “晕”目前在年轻人中流行,从网络走到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新义究竟是会取代叹词“啊,呀”之类,还是与其长期共存,又或者是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司其本职,要静观其变。rn 近年网络语言纷繁多样,有的人视为洪水猛兽。其实,除少部分因打错、偷懒而出现的词语以外,大部分网络语言自有其理据性,“晕”只是其中一例。关于网络语言的理据性有不少人撰文谈到过,这里不再赘述。对待新出现的表达形式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一种客观的态度。rn新词语的出现必定要受到该语言系统的制约,它绝对不是任意的。年轻人求新求异,往往将生造词当词语创新,而有的语言权威又太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其实搞清楚这些新出现的表达方式的来龙去脉,明白其中的理据以及其理据是否合理,再区分哪些是生造词哪些是词语创新应该难度不大。郭熙先生在1989年提出了这个观点,并且还具体讨论了新词语的理据性的三个方面:语义理据、逻辑理据和声音理据。新词语产生的理据也许不止这三个。在现在这种语言多方位多层次接触,传媒快捷多样的情况下,重新提出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rn 现在人们都认识到语言是一种动态存在,而动态存在的基础是词汇,语法的动态发展也是以词汇的动态变化为基础的。“晕”作为表示人主观感受的动词形容词,通过增强主观性、感情性和语气,最终表现为“头昏眼花”的基本义逐渐虚化,而“感到无奈”和“觉得力不从心”的语气逐渐增强,最终向只表感叹的路子发展演变。rn 这种变化的语用环境就是凸显人的主观感受、凸显语言表达的语义兼容性和模糊性,以表现外延更为宽广而内涵更为虚泛的感受。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讲,这正是语言经济原则与准确原则相互竞争与妥协的结果。这也正是“晕”叹词化倾向的根本所在。
  • 摘要:"连"及其相关结构的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热点之一.跟"把字句"类似,这一结构由于凸现了汉语的特色而备受关注,虽然它所传递的信息颇有争议,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它不懈的探索.提出如果要判断“连A也/都B”框式结构是不是最终形成,其形式标记主要是三个:上下文不再需要出现跟VP有关的主体物N1,跟N2比较的对象往往隐含或只是在意念中存在;“都”、“也”轻读,并且语义虚化趋同,不再表示实在的“总括”、“类同”义,而是表示隐含同类对象的“提示”义;VP紧接着“也/都”,构成一个紧凑的框式结构,“连”字不能随意省略,中间也不可随意插入其他成分。
  • 摘要:关于介词"除"产生的确切年代目前学界还存有争议.本文拟考察“除”类介词(包括:除、除去、除却、除了、除开、除掉、除着等)语法化的过程,进而对“除”类介词框架的产生进行全面考察。研究表明,“除……外”“自……以外/而外;除却……外”“除……之外;除了……外/之外”“除掉……外/之外”“除开……外/以外/之外/而外;除却……以外/之外/而外;除掉……以外/而外”“除/除了……以外/而外;除去……外/之外/以外/而外”分别产生于南北朝、唐、宋、清、现代、当代。
  • 摘要:本文讨论"桥上走车"、"这间房子住人"、"时间只够讲一个人"、"这匹马没骑过人"、"一锅饭吃了十个人"等表示"X供或让Y使用"这种供使义的供使句(宋玉柱,1991:152-161;范晓,1996:484).前人的考察,多集中在主、宾语可换位、往往为数量名结构的格式,如宋玉柱(1991:152-161)、任鹰(1999)、李敏(2004:54),试图解释格式构成的语义限制,如任鹰(1999),或施事居后的动因,如丁加勇(2006).本文认为供使句是介于表层非宾格句和使动句之间的一种句式,以此来说明供使句式义是其内部构成限制的根本原因,并结合这一句式义说明供使句的体特征、结合供使句的体特征说明其主语的指称特征。另外,们从体特征的角度来说明供使句和某些用途分配句和数量对应句的共性,并注意到它们在结构上的差异。上述考察可帮助确定供使句的句式地位。供使句的核心动词一般是简单动词。本文的讨论表明,供使的句式义为供使句的组构提供了基本的、核心的限制,这说明了构式意义的独立存在及其作用。通过供使句的事实,似乎还可以发现构式意义对结构的组构限制中,构式意义越明确独特,对结构的构成限制就越明确。
  • 摘要:被动观念凸显的本质是由被动标记控制的被动关系的凸显.如果分开讲,这里的凸显实际上可以从受动者凸显、施为者凸显和动作及其结果状态凸显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它们彼此之间互相对照,同时又存在着某种此消彼长的制约.这里讨论的凸显级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凸显级度,建立在对受不同被标影响的受动者施为者及相关的动作行为结果状态彼此之间不同的关系状态的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其中标记形式和受动者凸显的强弱作为凸显级度高低之别的主要指标.为了分析的方便,先依凸显级度的高低将被动标记分成强标、次强标和弱标三种,其中强标和次强标所标示的被动观念的级度可以组成一个系,称为A系,弱标所标示的被动观念的级度则可以组成另一个系,称为B系.分为A1级度:强标—受动者凸显,A2级度:强标—施受分显,A3级度:次强标—受果旁显,A4级度:次强标—受弱果隐,B1级度:弱标—受动者凸显,B2级度:弱标—受动者弱显。
  • 摘要:分析了不同语义特征的各类附着动词在事件过程结构五种态势里的分布以及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适应情况。凡具有“既成客体”特征的附着动词都有活动终结和遗留状态起始两种态势而且可以进入把字句和被字句。其中具有“活动持续”而不具有“遗留状态”特征的既成客体附着动词还可以有活动起始和活动持续两种态势,但没有遗留状态;具有“遗留状态”而不具有“活动持续”特征的既成客体附着动词还可以有遗留状态,但没有活动起始和活动持续态势;如果附着动词既有“活动持续”也有“遗留状态”特征,则可以有事件过程结构模式的所有态势。不具有“既成客体”特征的附着动词都有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和遗留状态起始四种态势,但一般不可以进入把字句和被字句。其中具有“活动持续”而不具有“遗留状态”特征的未成客体附着动词没有遗留状态,既具有“活动持续”也具有“遗留状态”特征的未成客体附着动词还可以有遗留状态。此外,既成客体活动持续附着动词(Vb11)和未成客体活动持续过递遗留状态附着动词(Vb22)在遗留状态和对把字句及被字句的适应性方面形成互补;既成客体遗留状态附着动词(Vb13)和未成客体活动持续附着动词(Vb21)在活动起始、活动持续、遗留状态态势以及对把字句、被字句的适应性方面形成互补。
  • 摘要:近年来语法化研究方兴未艾,话语标记的语法化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于话语标记"你看你"的研究便是如此.“你看你”与“你看”虽在形式上十分相似,而且同为话语标记,但彼此在很多方面迥异。“你看你”无论是在其语篇的语义构成、功能发挥还是语法化上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你看你”不是一个发展非常成熟的话语标记,在其客观世界域、逻辑推理域与话语行为域之间没有明显的标记,很难划出明显的界限。体现在语义上,便是“看”在“你看你”结构中其真值意义与非真值意义很难区分。此外,“你看你”的主观化和语法化是同时进行的,本文为了分别论证意义和形式的变化轨迹,有必要将两者分节阐述。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汉语中一部分带有“埋怨式”或“责备式”的格式不断被挖掘出来,如“V什么X”,“半截儿"把字句"”,(江蓝生2006) ,“这+指称”结构、“还不是+N+给+VP的”格式等等,而表示“真、善、美”状态与“赞美、满足”等积极意义的却少有显性的格式,这是否意味着世人对周围环境充满了不满、埋怨和责备?认为这是“关联标记”在语言中的体现。世界的原生态是“真、善、美”的,它与相对应的“赞美、满足”等肯定意义的表达形式建立了最频繁的关联,这一关联是无标记关联。而与之对立的“不满、埋怨和责备”等否定意义的表达形式是有标记关联。这也是简明性在语言上的体现。
  • 摘要:本文在肖奚强、王灿龙《"之所以"的词汇化》(《中国语文》 2006年第6期)一文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的语料统计,进一步讨论"之所以"小句在现代汉语中的篇章功能.一般认为"之所以……是因为"与"因为……所以"都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由因及果重在表果,而前者是由果及因重在表因.目前对"之所以……是因为……"的解释也仅此而已.那么,"之所以"是不是一定要与"是因为"配合使用?"之所以"小句在篇章中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角色,其篇章的衔接功能究竟如何?学界至今尚缺乏研究.本文在3500万字的语料中检索到1030个“之所以”用例。剔除其中25个古汉语(包括仿古语用法)用例和38个“之所以”处于定语位置上的用例,余下的967例是具有分句功能的“之所以”小句。将通过对这967例的分析,讨论“之所以”小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以揭示“之所以”小句的篇章功能。本文认为“之所以”小句在篇章中的主要作用是承接上文所提及的A,由A至A',进而引出B。“之所以”小句在上文与下文之间承担衔接过渡的作用,上文通过“之所以”这一桥梁顺利地与下文衔接。如果缺少了“之所以”小句,其上文与下文之间就无法连接,不能构成正常的语段。
  • 摘要:偏误是中介语与目的语规律之间的差距.偏误研究,是连接汉语本体研究和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桥梁,可以直接促进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深化汉语习得研究,推动汉语本体研究.一般认为,外语教学学科内容包括"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而偏误研究跟这三个内容关系密切.偏误研究很重要,但偏误研究有哪些基本程序,如何进行具体操作,目前还很少看到系统的阐述。本文以语法为例,把偏误研究分为8个步骤:(1)语料收集;(2)偏误辨识;(3)纠偏;(4)偏误点选择;(5)形式描述;(6)规则解释;(7)生成原因探索;(8)教学建议。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一个步骤完成了,再进入下一个步骤。有时,几个步骤几乎是一起进行;有时,前后两个步骤是部分重叠的。此外,这八个步骤的操作不是一条直线展开的。偏误点选择和聚焦式语料收集,可以在不同阶段介入。当这两个环节介入后,某些环节、步骤可能要重新进行。但是,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更高阶段的循环。由于某个偏误点的语料更多更全面,相关的环节,如纠偏、类别描述、规则解释、原因探索,就会更为全面、准确,提出的教学建议就会更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 摘要:笔者在韩国从事对韩汉语教学十五年,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是:汉语的补语对应于韩语的什么样的表达形式?给韩国学生讲课时如何说明补语这个成分?这历来是一个难于回答却又不能回避的问题,也就成了笔者多年来研究的主要课题.因为韩语是所谓SOV型语言,动词或形容词一般处在句子末尾,它们后头不再出现任何句法成分,所以韩语中也就没有"补语"这种句法成分.汉语中用补语表达的内容在韩语中往往要用状语或者其他句法成分来表达.本文拟从状态补语的语义指向入手,分析出韩语的各种对应形式,以供对韩汉语教学时参考。本文第2,3,4节从三个不同的语义指向入手,分析状态补语语义指向主语、述语、“把”字宾语时的韩语对应形式,找出其规律。
  • 摘要:本文将系统考察一量名主语句的使用情况,分析一量名短语的特性,并且从语义和句法上解释一量名短语做主语的机制以及它们获得不同指称含义的原因。由于“一”在某些情况下发生虚化,“数目为一”的含义淡化,并随之发生语法化—获得类似英语不定冠词a/an的语法功能,位置提升至指示语D。因而大量原本是NumP结构的一量名短语分化成DP结构。DP结构一量名短语可以较频繁地出现在主语位置。由于在词汇层面即获得“存在”意义,所以存指是DP结构一量名主语的无标记用法,使用频率最高。DP结构一量名进入到句子中以后,如果有全称算子对其进行约束,就会获得整指的指称用法;如果句子是非已然情态,则会获得类指的用法。也就是说,整指和类指是DP结构一量名在特定条件下所呈现出的特殊用法。NumP结构的一量名短语常常不能出现在主语位置。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实现。重读数词“一”,使其成为说话人要刻意强调的信息,可以激发一量名短语的数量含义。有一部分一量名短语进入语句后,发展出表达分配方案的固定格式花还有一部分形成表达全称否定的固定格式。本文的观察显示,“一”似乎正在经历跟英语的“a/an”类似的虚化和语法化过程,同时又呈现出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以及阶段性的特征,这成为跨语言分析的一个有趣的议题。
  • 摘要:"人定胜天"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其结构关系如何分析?笔者作过一次小调查.具体要求是:请用单竖线"|"把"人定胜天"这个小句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隔开,然后,在下面注明"主、谓、宾、定、状、补"之类句子成分的名称.接受调查者共30人.分析一,单竖线画在“人”和“定胜天”之间,共28人,占总人数的93.3%。分析二,单竖线画在“人定”和“胜天”之间,共2人,占总人数的6. 7%。古代原本用法,“人定胜天”的意思是“分析二”。这一点,凡是涉及古代汉语的词典,以及各种成语词典,都做了解释。现代通常用法,“人定胜天”的意思是“分析一”。这一用法的产生和流行,有其外因和内因。
  • 摘要:探讨了存现句的"存在"问题,可主宾互换的“配置关系”句式的意义,可主宾互换的处所词置后的行为句,以及存现句的句式意义。存现句一般不表存现主体(在空间位移上的)的行为动作,或者说存现句在空间位移上的行为动作色彩很弱;存现句一般出现处所语,主体成分一定出现;存现句表达参照物与目标物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参照物与目标物之间互为的对称性关系,一种是带说话人视点的参照物与目标物之间非互为的非对称性关系,前者是主宾可互换的存现句表达的意义,后者是主宾不能互换的存现句表达的意义。
  • 摘要:Dowty(1991)概括的"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特征中,其中"使因性vs.受动性""位移性vs.静态性""自立性vs.附庸性"是相对而言的三组概念.这让人们看到,施事和受事的语义构成有一定的对称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Dowty认为理解施事和受事最重要的方面——"自主性"和"变化性"这两个特征上,二者并不是从同一个角度观察到的特征.这似乎意味着,施事和受事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概念.拟从受事的"变化性"特征入手,观察受事的语义,继而通过与施事的比较,观察受事成分的句法特点:受事的论证须从支配它的动词跟它的语义关系着眼。
  • 摘要:量词“串”对名词的选择是个范畴化过程,“串”选择名词是从范畴中心向外扩展的,其扩展过程和人的一般认知方式相一致。范畴化虽然是范畴内部的共时情形,但它和“串”对名词选择的历时过程是一致的。这种形式的差异和汉语“串”范畴不同成员的典型性差异是相互对应的。可见对集合量词“串”的范畴扩展分析并不是主观臆断的,而是有类型学证据支持的。因此,“串”对名词选择的范畴化过程不仅有历时发展的依据(语法化依据),也有类型学的依据,这反映了“串”对名词选择范畴化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 摘要:假设复句里“如果”后面有“说”,可以启发人们把该复句理解为“言域”里的假设关系。应当在“言域”里理解为假设关系的“如果说……”复句,并非事理逻辑上的假设和结论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在“行域”里实际上是递进或转折关系,在“知域”里是因果关系。如果“与其”的后面带“说”,那么“不如”的后面也带“说”;如果“与其”的后面不带“说”,那么“不如”的后面也不带“说”。
  • 摘要:中国的现代语法学始于《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带来的拉丁语法体系,而真正达到现代学科的高度,则是在引进了结构主义的完整理论体系之后.不过,结构主义给人们送来的诸多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之中,也有一些原本不够成熟的,虽然在进入中国之后得到了改进与提高,但由于先天不足,始终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当中影响最为深远,而且至今仍是争论焦点的,当数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这一对概念了.自20世纪30年代末进人中国以后,向心结构理论可以说是久经考验,从基本定义、判断标准到运用过程都有人做过精心修正,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只不过其近乎公理的地位从未动摇过,也很少有人质疑向心结构与离心结构在句法上是否真的形成对立。本文从这一对概念的基本定义出发,探讨相关的概念与句法现象,并试图找出更为合理的描述方法,具体探讨了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概念,“自指”和“转指”的区别,核心与短语结构的应用。
  • 摘要:本文分析了结构和意义匹配的各种类型,讨论了各种复杂的情况。从明确而单一的匹配一直到无法确定某个结构的意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构式语法理论只有对于匹配比较单纯的结构比较适用,这类结构一般是使用频率低的、比较偏僻的,然而对于那些最常见的结构则无能为力。构式语法理论尚没有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一个语言线性序列是否属于一个结构,比如同类的结构可能有多个功能不尽一样的语法标记,其中的成分可以增删、扩展,该理论并没有提供明确的标准来判定这类现象。结构意义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则只有单一的意义,有的所表达的多个意义具有上下位的关系,有的所表达的多个意义则有典型性差别,有的所表达的意义则无法确定,那么如何确立语义和结构的匹配,特别是在什么抽象层次上来确定语义,考虑不考虑各个语义之间的核心与非核心的区别,诸如此类问题,都是构式语法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然而构式理论并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rn 构式语法理论关于“结构意义”和“结构功能”这对概念的关系也是模糊不清的,影响了关于语法结构研究的深入。结构不仅具有整体意义,而且具有独立的语法功能。关于结构整体语法功能的研究目前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它应该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 摘要:以“以表达功能为核心,表达控制结构和词类”的思想为基点,初步描述了以表达功能为标准的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妥善处理了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表达功能理论为基点建立现代汉语的短语系统并处理相关的问题,比中心词理论更符合人们的语感,比中心词理论有更大的合理性,比中心词理论有更强的理论魅力,也更符合语言的本质(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进一步说,以表达为基点来完善现代汉语语法系统,是更为切实可行的必由之路。rn 如果确立了表达层面在汉语语法系统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那么就意味着,汉语语法的研究很可能要以句子为本位。不过,这不是简单的复旧,而应该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
  • 摘要:虚词的语义是不自足的,但是由于虚词语义提供了一个表义框架,因此可以通过描写虚词的语义结构来描写虚词语义。语义结构由语义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构成,语义结构分析法就是通过描写虚词引出的语义要素以及要素间的关系来描写虚词语义。语义结构分析法为虚词语义分析提供了一个模式化的方式,使虚词语义描写有法可依。rn 本文尝试用语义结构分析法分析了“还”和“了”的部分意义,从目前的分析结构看,这种分析可以帮助发现虚词的新用法,也便于寻找虚词语义的中的各种有用信息。rn 本文对“还”和“了”的分析只是初步的,虽然给“还”和“了”分立了不少义项,但关于义项间的关联以及演变机制并没有深入讨论。认为,要清楚地描写虚词语义,更深地理解不同义项间的联系,还需要分析义项间的关联和引申机制,这方面的研究需另文讨论。
  • 摘要:现代汉语中,有些"X然"副词、形容词、拟声词,比如"忽然、突然、轰然",可以后附"间",说成"忽然间、突然间、轰然间".然而,"X然"加了"间"之后究竟有哪些变化,迄今还从未有人详细讨论过.《现代汉语八百词》(1998增订版271页)和《应用汉语词典》(2005年版18页)在解释"忽然"时,曾提到过"忽然(之)间",认为与"忽然"相同,是一种习惯用法,只是"语气较舒缓,多用于主语前";可是,在阐释"突然间"时,又都认为比"突然""更强调情况发生的那一瞬间".而"较舒缓"与"更强调"似乎是矛盾的,那么,这个"间"到底起什么作用呢?rn 本文只讨论表时间的“X然间”。从构成类别看,大部分“X然”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可以后附“间”,根据“X然”句法功能、语义性质的差异,又可以细分为五个小类。总体上看,“X然”类词现在基本上都可以附“间”,但使用频率和可接受度相差较大。从表达功用看,由于“X然”自身类别和语义特征的差异以及所处语境不同,汉语中存在两种不同的“间”:附在短暂义“X然”后强化“就在X然这时”,强调“X然”的瞬间性,附在延续义“X然”后显化“处在X然期间”,将“X然”转化为过程。而一些常用的"X然+间”在现代汉语中正在逐渐凝固词汇化。
  • 摘要:"全部"、"所有"和"一切"都可以表示总括,而且都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三者在用法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有时候三者可以互换。rn “全部”、“所有”和“一切”三者都表示总括,但在语义上又各有侧重。rn“全部”强调对象的整体性,在三者中确指度最高;“一切”注重对事物种类的总括,在三者中确指度最低;而“所有”则更侧重总括相对独立的个体,确指度介于两者之间。rn 三者语义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互换受到条件的制约,并在定语、主语和宾语位置上情况各异。rn 三者的互换情况主要出现在定语位置上,互换的两个条件是:rn 1)被总括的NP必须是一个可分割或量化并且可分类的整体。rn 2)总括对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范围限制,所以,在“Z+NP”之前一般都还有表示总括范围的定语。(Z代表“全部”、“所有”或“一切”)三者在主宾语位置上能互换的情况相对较少,其条件是:rn 当三者单独充当宾语时,如果与之搭配的动词性成分含有“消失、耗尽”的意义,“所有”和“一切”可以互换。rn 充当主宾语的中心语时,如果定语表示领属,并且其所总括的对象包含于句中,则三者都可互换;如果定语不表领属,但其所总括的对象包含于句子中,则“全部”和“一切”可以互换。
  • 摘要:本文研究的"A很多"是指"形容词+很多"述补结构.北京话中原来没有这种结构,大多数汉语方言中也没有这种结构,经我们调查,属于湘方言的邵阳话和香港粤语中有类似的结构,香港粤语口语中说"A好多",但写下来用"A很多".在北京话和大多数汉语方言中,"A很多"是用"A得多"或"A多了"来表示,如"好很多"大多数方言中是说"好得多"或者"好多了".但是近些年来"A很多"结构在北方话、在普通话中逐渐扩散开来,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王小丫2007年2月4日在主持节目时就说出了这样的句子,北京电视台播音员也有这样的说法.出了这样的句子,北京电视台播音员也有这样的说法。这引起人们关注这一语法结构在共同语中的扩散。本文通过考察北京大学历代汉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人民日报报系中的15家报纸2000~2006年的电子版,讨论“A很多”结构的产生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扩散。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很多”不能替代“A得多”或"A多了”,它有其存在的语义基础,它丰富了共同语形容词程度表达的形式,是一种应该欢迎的句法结构。
  • 摘要:对"了1"(以下记作"了")的研究,大都是把它作为语法标记,探讨其语法意义和功能的研究.大量的语料中看出,"了"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语法标记,有时(主要是在"VP了的N"结构中),还兼有语义和语用功能.本文准备从汉日语对比的角度,通过"VP的N"和"VP了的N"的平行现象考察其中的"了"的作用,揭示它所具有的语义、语用标记的性质.主张的语义·语用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主观标准,即以说话人想说什么为准则来决定“了”的使用与否。按照这一标准,在某一个特定的句子里用“VP了的N”,还是“VP的N”,不取决于“言内”,而取决于“言外”。
  • 摘要:本文拟研讨以下几个问题:1.主谓结构前句首成分的性质与类型;2.不同句首成分间的句法区别特征;3.句首前置定语、状语的性质与类型。rn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在现代汉语中,一个主谓结构之前确实可以出现两种句法成分:一是句首主语,一是句首状语;且这两种成分有时同语用中的主题是吻合的。当它们具有指称已知信息的功能、能够引导后续成分展开的方向时,则同时具有主题的语用功能;否则,则只能是非主题句首主语或状语而不具有语用主题的功能。rn 根据句首不同成分的句法区别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可以判定:rn 谓语动词前的状语前置于句首后,当它具有指称已知信息的功能、且能按照(一)的转换形式生成提问句时,它当是主题化状语成分;若它不具备指称已知信息的功能,但却可以按照(二)所表述的形式生成提问句,则是非主题句首状语。rn 宾语中的定语前置于句首后,当它具有指称已知信息的功能、且可以按照(一)的转换形式生成提问句时,它当用做主题化主语;若它不能按照(一)的形式生成提间句,但却可以按照(二)的转换形式生成提问句,它则用作非主题句首状语。rn 从定语、状语前置的性质看,不管是状语前置用作主题化状语或非主题句首状语,还是定语前置用作主题化主语或非主题句首状语,它们同后续成分之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关系,可以从句法形式的转换上得到验证,能够进行层次分析,因而这定语、状语的前置当属移位的范畴。然而,有些定语、状语前置后,它与后续成分之间没有任何结构关系可言,整个句法结构既不能按照(一)的形式生成提问句,又不能按照(二)的形式生成提问句,构不成一种新的句法结构,因而,它的前置只能属于倒装的范畴,整个句子则是一种倒装句。
  • 摘要:本文探讨了“那”字应答句及其特点,“那”的词性与功能及与“这”使用频率的比较。本文的讨论说明,有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频率是不均匀的,句子类型是影响词语使用频率的一个因素,用于应答句句首是“那”的使用频率高于“这”的一个直接原因。连词“那”源于指示代词“那”,尽管语义已经虚化,却仍多少带有指示代词“那”的语义痕迹。指示代词“那”的基本意义是指示比较远的人或事物,指示代词“这”的基本意义是指示比较近的人或事物。会话双方彼此交谈,彼远己近,因此,指彼及彼之所言倾向选用带有远指语义痕迹的“那”,指己及己之所言倾向选用近指语义痕迹的“这”,彼此之间时既可用“那”也可用“这”,这是应答句首“那”的使用频率高于“这”的基本理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位置使用频率较高的“那”的语法化进程快于使用频率较低的“这”,“那”的语义变得更虚,“这”的语义则相对较实。虚远实近,语义偏虚时,倾向选用连词“那”;语义偏实时,倾向选用指示代词“这”;虚实之间时既可用“这”也可用“那”。应答句和引发句的语义关系虚多实少,相应的,作为关联手段的“那”或“这”的使用频率也就语义较虚的“那”高于语义较实的“这”了。
  • 摘要:汉语语法学界对疑问范畴的系统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疑问形式上,如wh词的用法、句末疑问语气词的性质、疑问形式的预设及其句法语义分类等。对其他制约疑问语气的句中成分或要素,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生成语法研究者引人的对疑问词的提取(一说“移位”)的研究,二是虚词研究者发现一些虚词或虚词性结构对句中是否有疑问存在一定限制。很少有人全面考虑过疑问范畴中究竟有哪些符号在起作用。本文认为共有五种符号,它们在疑问中的结构功能,可以用输出、输人的“出人对子”来加以刻画。它们可以一个句子只有一个,也可以层层套叠。有关疑问与结构的问题,还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例如陈振宇(2008)所说的“非典型疑问句”,它们在句法语义上是陈述,但在言语活动中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疑问语气。再如陈振宇(2008d)对充当中性符号的谓词的研究,它们有的不能否定,能否定的,大多在否定后变为了非疑问形式,只有极少数仍保持为中性符号。最后,万不可忽视了语用的决定作用,虽然现代汉语中已经从中性符号中分化出了非疑问标记,但只要有合适的语境,几乎每一个都可能被“打回原形”,其中一个极为强大的语境即所谓“回声问”(echo)。
  • 摘要:本文从分析汉语中的特殊现象“半自由语素”的性质出发,结合实例(名词性和动词性语素),对它们的语言环境、对应语体及使用条件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纳。从而确认“半自由语素”实质为黏着语素,但其特点是具备一定的自由度。这类语素的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它们的临时用法上。它们在临时用法上的约束条件体现了该类语素在“自由”环境中的基本性质。为了检测这类语素的自由度,首先根据它们的形态句法分布建立了一套测定它们自由度的标准,然后根据这类语素符合标准的多少来判断它们自由度的高低。结果显示这些“半自由”语素的自由度是可量化的,它还能对汉语语素的本质提供具体而合理的解释手段。从应用前景来看,认为对汉语“半自由”语素的进一步研究可以适用于中文信息处理方面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 摘要: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各地汉语方言中一些鲜为人知的语法特色陆续浮现出来,这既有可能让人们更全面地看到了各地汉语方言千差万别、多彩多姿的真实面貌。而且也有可能通过分析归纳,把各地各具特色的方言面貌综合到一块儿,更全面、更确切地描绘出整个汉语的实际面貌来。倘若方言语法研究最终能导致改变以往对汉语某些不切实际的定性,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其作用和意义真可谓“善莫大焉!”这个问题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到建立起符合汉语实际,体现汉语特色的语法体系上面来认识。rn 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目前还大都停留在个别语法现象的描写和比较上。在方言语法研究逐步深人的形势下,当前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组织力量,搞几本全面反映汉语各大方言语法总体面貌的著作出来。有了这些全面反映汉语方言语法现象的著作,日后在结合方言语法来研究汉语语法,以至探讨整个汉语的特色和本质,就会得心应手,说起话来更加有理有据了。
  • 摘要:介绍了"看把你VP的"半截子话的结构特点:第一,“把”前面出现一个有提醒功能的动词“看”,这一动词的主语应该是“你”,而且往往可以补出来;第二,VP中最常用的,或者说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吓”“气”“急”“美”“乐”等表示人的情态和心态的动词或形容词;第三,如果补语出现,就形成完整的“把字句”;第四,“看把你VP的”,实际上表示的是说话人主观的判断。分析了“看把你VP的”半截子话的语法意义第一,首先观察这一格式带着补语的完整式,看看补语的语义倾向。结果,发现几乎无一例外,都表示“埋怨”的意思;第二,检查所有在S2的前后出现上下文的例句,结果发现总的倾向是表达说话者主观上埋怨的,但是这种埋怨在程度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探讨了“看把你VP的”半截子话的结构的历史演变图为你看,把你(他/我)VP的AP→看,把你(他/我)VP的这(那)个样子→看把你VP的。
  • 摘要:本文考察和分析现代汉语表达同一类型情态的情态动词同现时出现的语义组配,并分析这些组配表现出来的控制规则.这里所说的情态,指的是说话人对句子表达的事件事实性或命题的真值所持的主观态度.根据观察,动力情态、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内部都存在表达同一类型情态的情态动词同现的情况,形成种种语义组配,从这些语义组配中可以得出控制这些组配的规则。
  • 摘要:随着配价理论的深入发展,学者们发现了一些菲尔墨没有提出的语义格,方式格就是其中的一种.事实证明,方式格是汉语语义格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林杏光等的《动词大词典》,孟琮等《动词用法词典》等中都提到了方式格.学者们虽然提出了方式格并对它加以定义,但是还没有对其加以系统地研究.本文对方式动词和制约方式格述题化、话题化的条件进行研究,以深化对方式格的进一步认识.根据能否带方式格把动词分为方式动词和无方式动词两类,然后又根据能否带方式宾语把方式动词分为绝对方式动词和相对方式动词两类,建立了方式动词这样一个语义小类。认为方式宾语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方式格的语义性质,句中动词的性质,语用、认知因素,类推等几方面的共同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