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的调查研究
【6h】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教师角色

(一)权威者的角色

(二)教书匠的角色

(三)传授者的角色

(四)灌输者的角色

(五)管理者的角色

二、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课程标准的内涵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新角色

三、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调查对象及抽样

(四)统计处理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问题讨论

(一)为什么新的教师角色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认同程度较底

(二)为什么新的教师角色在班级管理实际操作中认同程度较底

(三)角色转换中教师面临的阻力

五、对策

(一)追求有“度”的主导,实现引导与主体的辩证统一

(二)做赏罚分明的倾听者

(三)班主任要巧抓班级管理不放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人类已经进入崭新的21世纪,全球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涤荡着地球村的角角落落。谁都无法否认,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更为激烈,谁如果在世纪初就落后于改革的大潮,谁就会丧失一个世纪的发展机遇。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先进地位,发展中国家为了迎头赶上,各国都已拉开阵势,决心致力于教育发展上和人才培养上,以赢得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优先权。但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最终看教学。一时间,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了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成为了受到高度重视的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转换,教师对新课程提出的角色的认同,成为了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行动指南和发展动因。 本文以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师角色转换的背景,参考了台湾学者陈忠志等人所做的“教师对九年一贯制课程的理念与实务调查”,从我国的教育实际和自身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出发,分理念认同和实际操作可行性认同两部分进行调查研究,以检验理念和实际操作的差异性,进而分析教师职业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实现提高实践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