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美学角度看元散曲的翻译——许渊冲和辜正坤英译文比较研究
【6h】

从美学角度看元散曲的翻译——许渊冲和辜正坤英译文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1. Introduc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f Yuan Sanqu

2.2 Studies of Translations of Yuan Sanqu

3.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search

3.1 Translation Aesthetics

3.1.1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3.1.2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s and Translation Aesthetics

3.2 Aesthetic Components

3.2.1 Aesthetic Object

3.2.2 Aesthetic Subject

3.3 Aesthetic Criteria of Translating Yuan Sanqu

3.3.1 Various Criter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3.3.2 Aesthetic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of Yuan Sanqu

4. Features of Yuan Sanqu

4.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Yuan Sanqu

4.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Yuan Sanqu

4.2.1 Lexical Level

4.2.2 Textual Level

4.3 Sounds Features of Yuan Sanqu

4.3.1 Rhyme and Rhythm

4.3.2. Reduplication

4.3.3. Onomatopoeia

4.4 Imagery

5. Introduction of and Comparison Between Xu's and Gu's Versions

5.1 An Overview of Selected Texts

5.2 About the Two Translators and Their Views on Translation

5.3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wo Translators' English Versions

5.3.1 Translation of the Names of the Tune

5.3.2 Translation of Rhyme Scheme

5.3.3 Translation of Imagery

6.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珍贵遗产。元曲作为这些瑰宝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流传至今,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不少已被译成外国语言,得到了外国读者和学者的赞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虽在我国翻译界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对散曲,特别是元散曲的翻译研究成果却寥若晨星。究其原因主要是翻译界对其重视不够,加之元散曲特殊的艺术形式给翻译批评家如何评价其译文带来了许多困惑,使之望而却步。不过,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翻译批评家们可以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翻译,翻译美学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视角。诗歌翻译可以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来研究,元散曲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译文也可从翻译美学的视角来评述。 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选取了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和辜正坤所译的部分元散曲的英译本,尝试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元散曲英译进行探讨和比较研究。 首先就国内外对元散曲以及元散曲翻译的现状作了回顾,指出元散曲的翻译不仅应该得到重视,而且研究视角应更加多元化。通过对中国传统译论与美学渊源的总结,以及重点阐述翻译美学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关系,指出翻译美学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楚认识诗歌翻译的重要艺术特点,更能帮助我们客观评价诗歌翻译。 然后,对元散曲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就其本身包含的各种美学元素进行研究,并且从语言层面,韵律,诗体结构以及意象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后面的译本比较提供依据。 最后,从曲牌翻译、音韵,意象转换三个方面对两位译者的译作进行了细致分析,从而指出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更好地再现了原文的意境,音韵效果突出,更好地传达了原文特有的文化信息;而辜正坤先生的译文在形式和语言方面贴近原文,对于文化信息浓厚的语言现象则进行了省略,意境传达稍逊一此。 本文不仅明确提出了元散曲翻译过程中应把握的基本美学元素,而且研究分析了元散曲在转换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希望本文能为今后从翻译美学角度分析元散曲翻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