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教育理念视角下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状况及转化对策
【6h】

新教育理念视角下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状况及转化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状况

2.国内研究状况

(三)本文的思路及写作方法

一、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基本状况

(一)学困生的内涵

(二)农村初中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1.自我归因不当

2.缺乏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

3.知识基础不牢

4.学习方法不当

二、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差及教育力度不够

1.家庭经济条件差

2.家庭结构不“健全”

3.家长教育观念偏颇及方式失当

(二)教师综合素质偏低和不恰当的教学行为

1.部分教师综合素质偏低

2.部分教师教育观念偏颇

3.部分教师教学行为失当

4.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三)农村初中教育举措失当和校园风气不好

1.部分农村初中应试教育严重

2.部分农村初中校园风气不良

3.部分农村初中教学设施简陋

(四)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1.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2.校园周边环境的消极影响

3.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

三、转化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1.提高教师的人格素养

2.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加强对学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1.帮助学困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2.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3.引导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

(三)强化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1.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2.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3.重视各科教师的交流协作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大力优化环境,为学困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1.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2.优化农村初中校园环境及周边环境

3.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社会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其中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尤为不平衡。这种情况在教育发展上表现也较为突出,即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教育发展速度加快,水平越来越高,而农村教育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水平偏低。目前,农村教育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状况如何?他们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他们与其他学生一道获得充分的发展?这是目前农村中学教育和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本文除导论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基本状况,特别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目前农村初中学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自我归因不当;缺乏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知识基础不牢;学习方法不当等等。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家庭环境差及教育力度不够;教师综合素质偏低和不恰当的教学行为;农村初中教育举措失当和校园风气不好;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等。第三部分,提出转化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对策: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加强对学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强化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力优化环境,为学困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