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信息时代对写作能力的呼唤

2.写作教学发展趋势的要求

3.对新课标写作教学观的解读

4.高中语文写作亟待解决的困境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1.国外关于过程写作的研究

2.国内关于过程写作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过程写作法概述

(一)过程写作法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1.过程写作法的含义

2.过程写作法的主要特点

(二)写作过程的主要阶段及其实施

1.写作准备阶段

2.写作起草阶段

3.写作后修改阶段

4.校读终稿阶段

(三)过程写作法的基本原则

1.写作来源: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2.写作目标:写作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3.写作方式: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4.写作过程:创作与修改并重

5.写作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四)过程写作法引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价值

1.以作者为中心,关注写作主体

2.以过程为重心,培养写作习惯

3.以内容为重心,关注真实写作

4.以思维为基点,开发写作策略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扫描

1.教师:玄妙笼统的作文教学

2.学生:“功利化”的作文写作

(二)忽视写作过程的作文教学问题透视

1.“文章写作范式”的影响

2.高考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3. “文本静态型”教材写作板块的指引

(三)过程写作法的问题针对性

三、基于过程写作法的教学设计

(一)基于过程写作法的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2.教学任务分析

3.教学重难点分析

4.教学方法分析

(二)基于过程写作法的教学案例设计

1.命题作文写作教学设计

2.材料作文教学案例设计

3.话题作文教学案例设计

(三)过程写作法的案例应用分析

1.案例应用设计

2.案例应用的结果分析

四、过程写作法的应用反思

(一)过程写作法的实施效果

1.学生可以建构正确的写作观

2.教师可以探索新颖的写作教学思路

(二)过程写作法的适切性

1.适合教学时间充裕

2.要求师生具备更高的写作素养

3.适合写作活动的开展

(三)过程写作法的局限性

(四)过程写作法的实施建议

1.过程写作法的本土化研究

2.开发“过程写作”的教学内容

3.按照写作过程各个阶段组织教学

4.过程写作法不能完全模式化,与其他写作教学方式相结合

5.语文教材中开发写作策略性知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素质教育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体素养。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学科,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在语文教育中,写作教学一直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中国有着悠久的语文写作教学传统,从民谣俗语中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再到鲁迅先生的“从不信文章作法”。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写作教学的模式基本都是依靠学生长期性、大量性地阅读各种文章,从各类优秀范文中感悟到写作的妙处,从而慢慢积累写作经验。这种以模仿和习得为主的写作教学方式依然是语文作文教学的主流。然而这种写作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它缺乏对学生写作意识的激发,忽略了对写作过程的把握,也忽略了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母语教学改革,尤其是在写作教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写作教学法的发展趋势上,从“文章写作”到“过程写作”再到“交际语境写作”,如今“过程写作法”已经成为国外写作教学的主流。
  本研究通过对“过程写作法”的具体阐述,并结合如今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尝试将过程写作法引入高中语文写作课堂。通过“过程写作法”的教学案例设计及具体应用,来探究“过程写作法”的有效性及其适切性,并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
  本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阐释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意义以及思路及方法;
  第二部分,本论文从“过程写作法”的概念界定开始,梳理分析“过程写作法”的特点、原则、具体过程阶段以及实施策略,探究将过程写作法引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价值;
  第三部分,本研究从现实入手,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并分析了现如今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忽视写作过程的教学现状,并进行问题透视;
  第四部分,通过对过程写作法教学设计的分析,针对高中三种主要作文写作形式,选择合适的作文内容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旨在将“过程写作法”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将过程写作法与高中语文课堂相连接,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应用某一作文教学设计,并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来探究“过程写作法”的有效性及适切性;
  最后一部分,进行应用研究的总结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